经济行业

企业工资指导线实例计算

发布时间:2013-07-10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及《大庆市企业工资指导线试行办法》,按照%26ldquo;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职工民主参与%26rdquo;的原则,测算并制定了大庆市200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现予发布。  一、2003年大庆市国民经济及劳动工资情况
  (一)国民经济增长情况。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 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非农国内生产总值达12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二、三产业社会劳动生产率161143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
  (二)劳动就业形势及职工工资增长情况。2003年,全市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41.3%。
  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为41.9万人,同比增长0.8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825326万元,同比增长1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702元,同比增长11.4%。
  二、2004年大庆市有关经济指标预测
  (一)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增长8%左右。
  (二)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控制在3%左右。
  (三)企业职工工资增长7%左右。
  (四)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三、2004年大庆市工资指导线的测算
  (一)测算原则、方法及所需数据
  1、测算原则及方法:依据%26ldquo;两低于%26rdquo;原则,采用%26ldquo;四分位法%26rdquo;。
  2、所需数据:本年度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P),劳动生产率增长率7.6%(L),非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8%(G);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825326万元(T),职工平均人数418910人(R),职工货币平均工资19702元(A)。
  (二)测算情况
  1、按年度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测算职工货币平均工资指导线如下:
  年度职工货币平均工资最低增长率(W1):
  W1=P-1=102%-1=2%
  年度职工货币平均工资最高增长率(W3):
  W3=(1+L)%26times;P-1=(1+7.6%) %26times;102%-1=9.8%
  W中(基准线)=(W3-W1)%26times;0.5+W1=(9.8%-2%)%26times;0.5+2%=5.9%
  W下(下线)=(W3-W1)%26times;0.25+W1=(9.8%-2%)%26times;0.25+2%=3.95%
  W上(上线)=(W3-W1)%26times;0.75+W1=(9.8%-2%)%26times;0.75+2%=7.85%
  2、按年度非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测算职工货币平均工资指导线如下:
  年度职工货币平均工资最低增长率(W1):
  W1=P-1=102%-1=2%
  年度职工工资总额最高增长率(W5):
  W5=(1+G)%26times;P-1=(1+8.8%)%26times;102%-1=10.98%
  年度职工货币平均工资最高增长率(W6):
  W6=T%26times;(1+W5) /R/A-1=8253260000%26times;(1+10.98%)/418910/19702-1=11%
  W中(基准线)=(W6-W1)%26times;0.5+W1=(11%-2%)%26times;0.5+2%=6.5%
  W下(下线)=(W6-W1)%26times;0.25+W1=(11%-2%)%26times;0.25+2%=4.3%
  W上(上线)=(W6-W1)%26times;0.75+W1=(11%-2%)%26times;0.75+2%=8.8%
  四、2004年度企业工资增长的指导性意见
  根据2004年大庆市经济增长预测及与周边地区比较分析,综合考虑企业职工人数变化及工资增长情况,建议大庆市2004年度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为:
  (一)企业工资增长上线,确定为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11 %。企业应在%26ldquo;两个低于%26rdquo;,即%26ldquo;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6rdquo;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
  (二)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确定为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7%。生产发展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可参照基准线,合理确定本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水平。
  (三)企业工资增长下线,确定为职工货币平均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适用于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企业,但企业支付职工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稿件来源: 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网
http://www.lm.gov.cn/gb/salary/2004-06/10/content_35578.htm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