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行业
末端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13-07-13
末端治理模式
%26#8220;生产过程末端治理%26#8221;经济模式,是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它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26#8220;高开采、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26#8221;的性质,而只是通过环境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末端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以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末端治理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成本高。
例如,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电厂,每关停1天的脱硫除尘设备,就可以节约大约20万元;莲花味精厂每关停一天污水处理设备,大约可节约成本10万元。%26#8220;末端治理%26#8221;所需的大量环保投入抵消了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福利。所以,以%26#8220;末端治理%26#8221;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既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样也遏制不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就是说,%26#8220;末端治理%26#8221;经济模式,从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经济模式的范畴。
出处:张录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理想经济模式的探索%26#8212;%26#8212;循环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9~12。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