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行业

合成量化谬误

发布时间:2013-10-18
合成量化谬误
在考核时,我们假定在匿名的情况下有利益动机的评判者给被评判对象打低分的倾向高。其原因在于由于信息的不公开,打高分者无法获得被评判者的直接奖赏,缺乏利益动机,因而除非事前明显的串谋,可以料想评判者的行为将趋于中庸化,即比较符合他对被评判者实际水平的真实感受,因而在匿名评审机制下,评分结果中的高分应是能够认为更接近被考核者实际情况的;与之相反,由于没有承担后果风险,具有直接负面利益动机的评判者更倾向会选择有悖事实和其真实感觉的行为,即给被自己认为不受欢迎的被评判者以一个低于其实际水平的低分,其行为在标准的裁量上则往往呈现出一种越界倾向,从而导致远离事实的低分存在,这样的低分产生的%26#8220;杠杆效应%26#8221;则远比其他评判人中庸的评分倾向为甚,出现一个汇总的谬误。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的量化考核中经常发生,可称之为%26#8220;合成量化谬误%26#8221;。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