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一拆暴富"群体现状调查:有人豪赌炫富 欠下巨债

发布时间:2015-03-03
     前一天还是破旧平房里“脚上带泥”的普通村民,转眼就变成了开豪车、戴粗金链的千万富豪。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催生了一个因拆暴富的“拆发户”群体,而随之出现的诸如“吸毒赌博拆二代”“坐吃山空”等现象也引起了来京参加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代表委员们建议,政府应该及时介入“拆发户”们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而不能只是给钱了事。
     豪赌炫富
     一夜输赢近百万
     刘大爷曾经是北京朝阳区大望京村拆迁时的千万富豪,如今却欠了一屁股债。“赌的大时一晚输赢近百万。”
     妻拿了补偿款直奔香港花十几万元购物;还有的手握七八十万元去赌博,一晚上就输了一大笔。
     多次参与拆迁的贵阳某区房屋征收局工作人员王娟感叹:“不少地区拆迁之后,街上的豪车如雨后春笋般一下都冒了出来,奥迪、宝马、路虎一字排开。部分‘拆发户’整天围聚在一起赌博,放在桌子上的钱都是一摞一摞的。”
2014年3月份,贵阳市公安局在阳关小区内查获一赌博窝点,当场收缴赌资38万余元,抓获23名参赌人员中许多都是当地的“拆发户”,他们赌起来一晚输赢10万元左右是常事。
     低调藏富
     开宝马当环卫工
     拆迁“暴富”之后,有人肆意挥霍,也有人心态淡然,默默从事不起眼的普通工作。
     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源社区的环卫工人翟永忠,2012年拆迁获得四套房和几十万元补偿款,但是他仍然每天开宝马车到单位,然后再驾驶垃圾车去四处更换清理垃圾箱,每个月工资才900多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翟永忠很淡定:“我只有小学文化,也没什么技能,如果不工作,坐吃山空,钱很快就会花完。”
     不过,低调藏富的“拆发户”中,更多是靠房租和补偿款维持生活。贵阳市观山湖区新寨村拆迁后,仅有25%的村民做司机、保安、装修等工作,70%的村民是做“包租婆”或者干脆“吃老本”。
     投资致富
     35套房办养老院
     35岁的海归“拆发户”陈卿拿拆迁的35套房在武汉办最大养老院的消息,近日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2年,由于城中村改造,陈卿一家获得35套共计4000平方米房产,另外还获得补偿160万元。陈卿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投资办养老院。在卖掉9套房产,投入500多万元后,陈卿将一栋楼中的第三层所有房子全部腾出来打通,建成了武汉最大的民办社区养老院。
     陈卿坦言,这35套房子如果出租,一年租金可达到百万元以上。但自己放弃了做个土豪坐吃房租的生活,选择投资干了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批80后、90后‘拆发户’,会用知识与财富结合,为‘拆发户’正名,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说。
     专家分析
     “一拆暴富”不全是幸福
     动辄数套安置房、几百万补偿金,在大城市的拆迁中,这几乎成了“拆发户”的“标配”。但令人艳羡的一夜暴富,带来的不全是幸福。
     郑州市中原区罗庄村拆迁,一户人家分了30套房,老两口将28套都给了子女,可就这样,子女们还为老人名下两套房产的继承权“打”了起来。突然有钱,不仅是纠纷多了,炫富败家、甚至豪赌犯罪的也多了。
     66岁的郭大爷,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吴家村改造时分得三套房和220万元现金,据他介绍,“最多的一家拿了1000多万元补偿。可不是每家都能按部就班过日子。不到三年的功夫,好几家都已经‘败’得分文不剩,有养小三离婚的,有去澳门赌博的,有的甚至把安置房都卖掉了。”
     而从各地禁毒机关发布的信息来看,近年来新增吸毒人群中“拆发户”占了不小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利表示,城市化本应是人自然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但是现在整个倒过来了—先拆房子把地空出来,人为地让村民变成市民,可是光发钱不足以让他们实现这一转变。如果仅仅是不劳而获、不思进取,“拆富”就有可能会成为灾难。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钱来的太多太容易、自身素质偏低、理财意识淡是诱发少数“拆发户”豪赌、挥霍乃至坐吃山空乱象的三个主要原因。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