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2020年炭黑行业市场发展预测分析 能否走出2019行业亏损阴影
发布时间:2020-01-22
一、炭黑价格走势
根据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12月31日国内炭黑报价7000元/吨,价格小幅震荡,价格波动范围100-300元/吨,本月炭黑行情震荡为主。
2018年炭黑市场在出现大跌后,价格再难上涨。整个2019年前三季度价格波动不大且市场再无大涨大跌的情况。2019年,国内市场炭黑产品陷入亏损,平均利润在-200元/吨左右,为近5年里首次下滑,去年的平均利润曾高达600~800元/吨。
二、炭黑行情分析
1.产能过剩
2018年以前,在炭黑产品利润增加的驱使下,国内炭黑企业呈地毯式扩能却忽略了质的突破,国内炭黑企业盲目重复扩能之下产能过剩、集中度低成为行业最主要的结构性矛盾,国内炭黑质量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差距。2018年下半年炭黑行业市场无序化竞争、高成本低利润、企业运营资金压短缺、需求疲软等矛盾激化,2019年国内炭黑行业产能利用率仅维持在5-6成。据卓创统计,2020年炭黑行业仍有58万吨/吨左右扩能计划,淘汰产能暂无,个别炭黑企业虽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暂时停产,但不排除后期随时重新启动可能性。供大于求矛盾下行业扩能步伐未止、终端需求疲软仍是2020年炭黑行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2.需求低迷
据统计,2019年,我国轮胎企业开工率较2018年大幅下滑。其中,全钢胎平均开工率较去年下滑3.66%,半钢胎平均开工率较去年下滑4.51%,下游轮胎行业对炭黑需求的理论值减少约11.6万吨。而橡胶制品方面,今年受汽车销量下降影响,橡胶制品企业订单减少,部分厂家年内停产较多,终端需求整体低迷。目前轮胎占炭黑总供应市场的70%左右,与炭黑企业新单议价时多以招标或按公式计价为主,可供选择的炭黑供应商企业较多,供大于求的供需矛盾下炭黑企业议价权偏弱。中美贸易战、欧盟“双反”、大型轮胎企业海外建厂等大背景下,2020年国内半钢胎产量仍存一定增长空间,但全钢胎产量增加可能性较小。2019年炭黑定价形成的易跌难涨局面缓解需要周期,2020年炭黑与下游企业议价中所处地位仍较为被动。
3.低价竞争严重
2019年,由于下游需求低迷,炭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增加销量,低价竞争严重。从今年炭黑市场来看,总体是跌多涨少,且价格远远低于2018年。截至12月底,N330炭黑价格在5000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跌1000元/吨左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致使炭黑行业陷入亏损。
四是环保施压带来的挑战。2019年大环保格局已形成进入深耕时代,2020年环保督查将更加常态化。2020年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环保督查的压力下,京津冀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主流焦企、炭黑企业、轮胎企业环开工均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环保督查深化下煤焦油等原料油供应面收紧,炭黑企业采购原料油议价底气不足;脱硫脱销等装置的改进、环保督查限产等政策也将继续增加炭黑企业的环保成本投入;轮胎等橡胶制品企业在大气污染治理等政策影响下开工负荷受限,炭黑与轮胎企业的议价能力继续被削弱。
三、炭黑后市预测
生意社化工分社炭黑数据师认为:炭黑低迷行情年末仍将持续。
四、炭黑发展战略
1.完善环保设施,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炭黑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炭黑生产的节能降耗是以全油耗即燃料油耗和原料油耗之和作为衡量标准。炭黑生产能耗的降低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第一,炭黑企业需采用高效收集设备,提高炭黑收率;第二,炭黑企业不断改善炭黑生产工艺及装置设备,充分利用炭黑生产过程中的余热降低炭黑生产能耗;第三,脱硫脱销等生产装置的改进,尾气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炭黑行业的节能减排也有重大意义;第四,废旧轮胎中炭黑的提取与再利用技术的改进对炭黑的再利用有一定推动作用。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国内炭黑行业产业结构特点为:生产厂家多、生产规模小、产能大于需求等。未来提高行业产能集中度、形成规模较大的炭黑集团将大幅增强我国炭黑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炭黑行业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炭黑企业需加强企业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优化组合,建立有效地营销与信息系统,在资金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形成上下游集成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3.重视品牌建设,加大高性能、特种炭黑产品研发与投入,差异化竞争
中国是炭黑第一生产大国,但炭黑质量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产能过剩、低质化炭黑恶性竞争严重的大环境下,“以量取胜”显然已不符合炭黑市场的发展规律。炭黑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炭黑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加大绿色轮胎需要的低滞后炭黑、导电及色素等特种炭黑的研发与投入,提高炭黑产品的附加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第二,炭黑生产智能一体化的不断研发,不断实现国内炭黑生产技术的高新化、市场全球化,重点加强品牌建设与提高国际知名度。化工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