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智能制造是一种可以让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变得更加“聪明”的生产方法,制造业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的核心痛点出发,在合理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基础上,沿着智能制造要素→智能制造能力→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分阶段且持续性的获取智能制造要素,建立、完善、扩展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订单获取、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制造能力,最终形成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系统。
目前中国智能制造仍面临关键装备与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中小企业难以融入智能制造浪潮、大部分企业缺少智能制造的文化内核等重大挑战,制造业企业要顺应趋势,提前规划,明确目标,关注网络协同制造、5G等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分阶段、持续性地实施智能化转型。
智能制造代表着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化的融合,尽管概念提出至今仅30年的时间,但智能制造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中叶,其发展与演进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上世纪中叶到90年代中期的数字化制造,以计算、通讯和控制应用为主要特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至今的网络化制造,伴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先进制造进入了以万物互联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视觉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基础上,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制造领域,先进制造开始步入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制造阶段。但受限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应用尚未成熟,目前的“智能制造”还远未达到“自适应、自决策、自执行”的完全智能化阶段,智能化制造仍是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
智能制造是一种可以让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变得更加“聪明”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制造智能化理解为企业在引入数控机床、机器人等生产设备并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再搭建一套精密的“神经系统”。智能“神经系统”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生产过程执行系统)等管理软件组成中枢神经,以传感器、嵌入式芯片、RFID标签、条码等组件为神经元,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链接控制神经元的突触,以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NB-IoT等通信技术为神经纤维。企业能够借助完善的“神经系统”感知环境、获取信息、传递指令,以此实现科学决策、智能设计、合理排产,提升设备使用率,监控设备状态,指导设备运行,让自动化生产设备如臂使指。
我国已初步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智能制造集聚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度高,智能制造推进速度较快,特点是更加侧重探索和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着重对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态势,包括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进出口情况、市场需求特点、行业竞争态势以及世界市场发展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对智能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报告数据丰富及时、图文并茂,还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趋向研判,是智能制造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当前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方向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资料,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智能制造行业概述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定义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一、产品特征
二、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
三、主要竞争因素
第三节 智能制造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智能制造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四节 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第二章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展望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二、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自主创新政策分析
一、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介绍
二、自主创新政策对智能制造行业影响分析
第三节 智能制造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放缓。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就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从《方案》可知,“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2.9%、18%、13%和18.6%,超额完成节能减排预定目标任务,为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改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同时,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已经出台。
二、节能减排政策对智能制造行业影响分析
第四节 智能制造行业环保政策分析
一、我国环保政策介绍
二、环保政策对智能制造行业影响分析
第五节 智能制造行业其它政策分析
一、其它政策介绍
二、其它政策对智能制造行业影响分析
第三章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需求分析
第二节 影响智能制造行业需求格局主要因素分析
一、 政策因素
二、进出口影响因素
三、替代品影响因素
四、产供销衔接影响因素
五、行业自身发展周期影响因素
六、价格变动影响因素
七、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 智能制造行业进出口分析(海关8位代码分析)
一、进出口数量差额分析
二、进出口金额差额分析
三、进出口价格差额分析
第四节 智能制造行业下游发展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介绍
二、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需求状况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需求格局分析
第五节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预测
一、生产主体变化趋势
二、消费主体变化趋势
第四章 智能制造行业企业供给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省市集中度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智能制造行业产销率调查
一、智能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
二、智能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三、智能制造行业产销率调查
四、智能制造行业产销分析预测
第四节 智能制造出口交货值数据
一、智能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
二、智能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
三、智能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分析预测
第五节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运行数据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经营能力分析
四、智能制造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供给能力分析
一、智能制造产能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智能制造行业企业运行分析(企业分析总共10家,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企业1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企业2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企业3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企业4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企业5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章 智能制造行业运营策略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品牌策略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单一品牌战略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副品牌战略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多品牌战略分析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声望定价策略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灵活定价策略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统一定价策略分析
第三节 智能制造行业调价策略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降价策略的选择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提价策略的选择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准备阶段工作分析
第四节 智能制造行业渠道开拓策略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围绕市场需求开发自己的优势
二、智能制造行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激情
三、智能制造行业从生产车间走向品牌车间
三、智能制造行业得渠道得天下
第七章 2020-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内部风险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技术水平风险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四、智能制造行业企业出口风险分析
五、智能制造行业自身发展周期风险分析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外部风险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国际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国内外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四、智能制造行业替代品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第八章 2020-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SWOT和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SWOT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优势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二、智能制造行业劣势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机会分析
四、智能制造行业威胁分析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需求增长投资机会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新产品投资机会分析
三、智能制造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第九章 智能制造行业产品投资注意事项和客户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投资注意事项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二、智能制造行业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三、智能制造行业产品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四、智能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第二节 智能制造行业客户分析
一、智能制造行业国内外市场分布分析
二、智能制造行业需求厂家分析
第十章 2020-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国外智能制造行业投资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一、境外智能制造行业成长情况调查
二、经营模式借鉴
三、在华投资新趋势动向
第二节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商业模式探讨
第三节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投资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一、战略优势分析
二、战略机遇分析
三、战略规划目标
四、战略措施分析
第四节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五节 最优投资路径设计
一、投资对象
二、投资模式
三、预期财务状况分析
四、风险资本退出方式
第十一章 智能制造报告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智能制造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智能制造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智能制造行业2020-2026年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智能制造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智能制造报告图表见报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