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棉矿床成因类型
蛇纹石石棉矿床成因类型
Ⅰ 镁质超基性岩蚀变类
1)大气降水热液蚀变型:控制围岩为前震旦纪的地慢岩部分熔融残余体,大气降水热液在扭性及压扭性裂隙中伴随构造扭动方向结晶生长石棉纤维。棉脉为纵纤维网状组合,盛产长纤维,品位低,矿床规模可达大型。典型矿床在四川石棉、陕西大安和略阳石棉矿。
2)混合岩化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早元古代胶东群中绿岩带之橄榄质岩。由混合岩化热液成矿。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纤维短品位高,矿床规模多为小型。典型矿床有山东日照石棉矿。
3)地下水混合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蛇绿岩套中超镁铁质岩石,地下水混合热液在张扭性裂隙中充填成矿。棉脉为横纤维网状及单独脉为主,另有平行脉、环状脉,纤维中长、品位高,矿床规模可达大型。典型矿床有青海茫崖石棉矿。
4) 自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质岩石,超基性岩期后气液充填各种破裂生成细小棉脉,棉脉为横纤维不规则网状、枝状及帚状为主,另有平行脉、眼球状及环状,纤维短,品位高,矿床规模可达中型。典型矿床是青海祁连小八宝石棉。
Ⅱ镁质碳酸盐岩蚀变类
1)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震旦系厚层及条带状白云质石灰岩,晚侏罗世辉绿岩沿白云质石灰岩顺层浸入,岩浆期后热液沿层间裂隙活动,交代围岩生成石棉脉。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纤维中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可达中型。典型矿床有辽宁金州、朝阳等石棉矿。
2)接触交代温矽卡岩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震旦系含燧石条带白云岩,燕山期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生成镁矽卡岩,在温矽卡岩阶段提供热液沿层间裂隙充填交代生成石棉。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少数环状脉,纤维中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可达中型。典型矿床有河北涞源,四川南江石棉矿。
3) 混合岩化蚀变型:控矿围岩为前震旦系白云质大理岩,为混合岩化残余体,混合岩化热液沿层间裂隙及构造破碎带活动,热液中高含Mg、Fe、SiO2、(OH),交代岩层形成蛇纹岩。在裂隙中形成石棉,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亦有网状及分枝状,纤维中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多为小型。典型矿床有吉林集安,山西吕梁,内蒙武川,察右中旗。
2、石棉矿床工业类型
目前工业开发的石棉矿床,95%以上为超基性岩型和镁质碳酸盐型的纤维蛇纹石石棉矿床,也称为温石棉矿。少数矿床储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多数储存于山腰和山顶,走向长一般为0.3~6km,倾斜宽一般为0.2~1.5km,矿体延深约100~500m,矿体厚度一般为薄一中厚一厚矿体。
3、石棉矿床分布
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石棉产出,共有矿点600多处。已探明储量仅次于加拿大和独联体。中国石棉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中以四川、青海、陕西为主,三省石棉储量占总储量的94.14%,其中西北地区占62%,东北、华北地区石棉储量不大,中南、华南地区矿点很少。中国石棉矿床类型齐全,以蛇纹石石棉矿床为主,角闪石石棉矿床较少。在蛇纹石石棉矿床中,镁质超基性岩蚀变类石棉矿床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陕西、新疆、甘肃等地,矿床规模大,主要有四川石棉县和新康、青海茫崖,陕西大安等是中国石棉的主要产区。镁质碳酸盐岩蚀变类石棉矿床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主要有辽宁全州和朝阳,河北涞源、山西方山等。在角闪石石棉矿床中具有较大工业意义的是蓝石棉矿床,主要分布在豫鄂陕地区、川填地区和冀豫地区,透闪石石棉矿床以产于四川西部的矿床规模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