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
实施稀土资源储备是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话语权的战略要求
发布时间:2013-05-1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稀土供应国,目前,正以占世界 36.4%的稀土储量,承担着世界 90%的稀土供应,在国际市场中居主导地位。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稀土资源出口虽然占有绝对的份额,是稀土资源的垄断性供应方,却没有发挥调控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对国家贸易中稀土价格的影响很小,缺乏对国际定价话语权。究其原因,在于稀土资源供求的失衡,由于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贸易,国内一些稀土企业为追逐短期经济利益进行恶性竞争,导致稀土资源的廉价出售。以至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均采用“只探不采,储备来自进口”的策略,纷纷从我国大量购入“廉价”稀土资源,加强了其国内对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如稀土资源位居世界第三位的美国于 2001 年封存了其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转而由我国大量进口,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因稀土开采、提炼产生的环保成本远高于进口价,直到 2010年底,我国稀土出口开始实行管制以及稀土价格快速走高后,才开始恢复生产。
因此,对稀土资源实施战略储备,可调节稀土资源的供求关系,有效地防止过度开采,从根源处起到扼杀稀土产品价格的恶性竞争,起到稳定稀土市场的作用,提高我国在世界稀土产业中的定价权和控制权,以便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将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