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行业由于自身的特点,涉及的环节众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的产 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目前平板显示产品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 板(简称LCD)和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简称OLED)。而背光源作为液晶显示 面板必备的关键配套组件,其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质量。在中游 面板中,显示面板具有最基本的显示功能,可以直接应用于下游产品,同时也可 以增加触控功能,组成显示触控模组供下游企业使用。发行人所涉及的背光源及 触摸屏业务均处于行业中游环节。
(1)背光源(Back Light)
背光源按光源类型不同主要分为 CCFL、LED 两种类型。由于CCFL 背光 源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且存在使用寿命较短、色阶表现不佳、亮度存在门槛等缺 陷,目前已经被LED 背光源所替代而淡出市场。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 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LED 背光源主要由LED 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和塑 胶框等部分组成,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
侧光式LED 背光源:LED 置于背光源器件内部的一侧,LED 发光光线从导 光板侧面进入,经过导光板及膜片作用后光线方向转变90°角,从正面均匀出光, 使整个发光面发光均匀。

直下式LED 背光源:LED 置于背光源器件的底部,LED 光线直接从底部向 背光源发光面发出,使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屏幕。直下式LED 背光源不需 要经导光板产生90°角的光线转化。

LED 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发光均匀、照明角度大、可调、高效率、低功耗、 寿命长、轻且薄等性能。在色彩显示方面,LED 背光源可以提供较好的色彩还 原性,利用LED 瞬间启动的优势消除普通液晶显示在显示快速移动物体时出现 的拖尾模糊现象,画面质量显著提升;在环保方面,LED 背光具有节能省电、 不含有害物质的优点。
随着技术的演进与发展,LED 背光源已经逐渐取代了CCFL 背光源,在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及车载 显示、无人机、工控设备等专业显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触摸屏(Touch Panel)
触摸屏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等类型, 其中又以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最为广泛。电容式触摸屏通过控制芯片侦测屏体内电 容值的变化计算触控位置,支持多点触控,其可实现功能更加广泛。随着智能设 备的普及和智能应用程序的开发,电容式触控技术已经成为触控行业重点发展的 方向。

2007 年,苹果公司第一代iPhone 搭载多点触控功能的电容式触摸屏,体验 上较电阻式触摸屏有质的飞跃。2009 年,微软发布Windows7 操作系统,支持 多点触控,电容式触摸屏开始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2010 年,苹果公司发布第 一代平板电脑iPad,采用9.7 英寸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开始进入平板 电脑等中大尺寸终端领域。
2008 年至2012 年是电容式触摸屏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触控芯片的抗干 扰、抗静电和防水等性能得到优化,触摸屏质量和良率不断提升,电容式触摸屏 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此时的电容式触摸屏主要采用“外挂式结构”。所谓外挂 式结构是指显示模块和触控模块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通过后段贴合工艺将两个器件整合。如下图所示,外挂式结构通常有四种分类:GFF、GF、GG 和OGS, 其中G 指的是玻璃(Glass),F 指的是薄膜功能片(Film),因而前三种GFF、 GF、GG 指的是不同的外挂式结构中玻璃与薄膜功能片的贴合方式,最后一种 OGS 指的是将触摸功能片直接融合在原本的玻璃盖板上的单一玻璃解决方式 (One Glass Solution)。下图中的TFT-LCD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系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LCD 技术。外挂 式的显示触控方案较好地满足了智能手机的生产和使用,但是这种相对独立的构 造会增加产品的厚度和结构设计层次,不符合触控显示类产品日益轻薄化的发展 趋势。

2012 年,苹果公司的iPhone 5 手机引入内嵌式技术,把电容式触摸功能集 成到液晶显示屏中。相比于传统的外挂式结构,内嵌式结构具有透光度高、更加 轻薄、更高信噪比等优点,而且工艺上无需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后段贴合,可有效 降低成本,提高触摸屏的生产良率。
内嵌式电容触摸屏根据显示面板所采用的技术不同而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以TFT-LCD 为基础的内嵌式触控技术,其中主要包括Full In-Cell、 Hybrid In-Cell 和On-Cell 三种技术类型:Full In-Cell 技术是把触控单元设计在像素阵列基板玻璃内侧;Hybrid In-Cell 技术是把触控单元分别设计在像素阵列 基板玻璃内侧和彩色滤光片玻璃的外侧;On-Cell 技术是把触控单元设计在彩色 滤光片玻璃的外侧。
二是以OLED 为基础的On-Cell 内嵌式触控技术,这一技术是把触控单元 设计在OLED 封装玻璃的外侧。下图中的AMOLED 指的是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 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相对于被动矩阵有机电 激发光二极管(简称PMOLED,Pass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的一种OLED 技术,目前AMOLED 是市场主流的OLED 技术。

内嵌式电容触摸屏的兴起和流行不仅引发了触控技术上的革命、引领整个显 示触控面板进一步轻薄化发展,同时也对生产制造商在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有能力生产内嵌式电容触摸屏的企业主要是大型显 示面板厂商和技术实力较强的触摸屏厂商。在从外挂式结构向内嵌式结构技术跃 迁的过程中,随着工艺流程的进一步细化和增多,行业内出现了颗粒度更高的分 工,涌现出如沃格光电一类的光电玻璃精加工企业。触摸屏行业的精加工细分厂 商作为普通大型面板厂商的上游,运用自身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在玻璃薄化、ITO 镀膜、高阻膜镀膜等细分工序上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外挂式电容触摸屏的厚度和结构设计难以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类 产品日益轻薄化的需求;内嵌式电容触摸屏因其成本较低、透光度高、更轻薄等 特点,逐渐成为未来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应用的主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