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辛烷行业市场供求变化供需情况市场分析
工业异辛烷除作为溶剂外,其辛烷值高、蒸气压低、无硫、无芳烃等优点, 使其成为非常理想的成品汽油生产原料。异辛烷作为优质的成品汽油生产原料, 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全球异辛烷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于我国产能的增 加。自2012 年我国首套LPG 深加工企业烷基化装置投产以来,国内烷基化装置 陆续投建,异辛烷产能以较快增速逐年增长。2014 年是我国异辛烷产能集中扩 张时期,2015 年异辛烷产能达到1,169 万吨/年,相较于2013 年增幅达221%。 2018 年,我国异辛烷总产能已达到1,815 万吨,对应产量达到962 万吨。
异辛烷报告显示尽管 2012 年至2018 年异辛烷产能逐年增加,但受到醚后碳四原料供应不足 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烷基化装置开工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14 年和2015 年国 内烷基化装置开工率低于55%,2016 年和2017 年烷基化装置开工率相对好转, 2018 年开工率又降至55%以下。


随着异辛烷产能逐年增长,异辛烷产量也呈递增趋势。但是,由于近几年国 内烷基化装置开工率一直维持在50%至60%左右的较低水平,受其影响,异辛 烷产量的增长远低于其装置产能的增长。2018 年,异辛烷实际产量约962 万吨。

(2)异辛烷市场需求情况市场分析
①汽油产量增长及品质升级带动异辛烷需求持续增加
异辛烷主要用于成品汽油生产、溶剂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异辛烷在各应 用领域的消费比例依次是成品汽油生产86%、溶剂13%、其他1%。用于生产成 品汽油是异辛烷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汽油需求量直接影响到异辛烷的需求量。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8 年全国 汽车保有量达到2.4 亿辆,与2017 年相比增加2,285 万辆,增长幅度达10.51%。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促进了国内汽油消费量的快速增长,2018 年我国汽油产量为 1.4 亿吨,同比增长5.26%。下游商品汽油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将带动异辛烷需求 量的增长。

随着我国车用汽油“国五”、“国六”标准的实施,汽油品质标准不断提升, 其对应的硫含量及烯烃含量限制要求亦不断提高。异辛烷因其无硫或低硫、不含 芳烃和烯烃的优点,成为清洁汽油的理想组分,异辛烷的市场需求量也快速增长。 其中,主营企业对异辛烷的需求量和需求占比更是急速增长,2016 年,主营企 业开始在国内招标异辛烷资源,当年需求量占比较小,仅为1.19%;2017 年,主营企业对异辛烷的需求占比已达5.60%;2018 年,主营企业对异辛烷的需求占比 更是达到了33%。不过,相对于主营企业汽油产量占国内汽油总产量七成以上的 比例,主营企业对异辛烷的需求占比仍较低,其对异辛烷的需求量仍有较大的增 长空间。主营企业对异辛烷需求的迅速增长,将给异辛烷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②异辛烷需求呈现较强的地域特征
异辛烷是我国汽油品质升级过程中的优势产品,其主要需求集中在汽油产能 较高和“国五”、“国六”汽油标准率先执行地区。国内异辛烷主要需求区域依次 为山东、华南、华北以及华东地区,其中山东占比最高达到38%。山东作为异辛 烷的消耗大区,除由当地产能供给以外,也有周边的资源涌入。其中,西部的异 辛烷主要流入华北地区,安徽的异辛烷流入山东及华东地区,华东及安徽的异辛 烷也会装船进入华南市场。
2018 年,华南地区异辛烷的需求占比为12%,按照国内异辛烷需求量962 万吨计算,华南地区异辛烷的需求量为115 万吨左右;而华南地区异辛烷的产能 约为170 万吨,按照异辛烷装置的平均开工率53%计算,华南地区异辛烷的产量 约为90 万吨,华南地区异辛烷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局面。
(3)异辛烷市场需求预测
①异辛烷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2016 年12 月23 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车用汽油(GB17930-2016)标准》,规定车用汽油(V)的技术要求,自2017 年1 月1 日起全 面实施,车用汽油(VIA、VIB)的技术要求分别自2019 年1 月1 日、2023 年1 月1 日起全面实施。“国五”标准和“国六”标准对汽油中的硫、烯烃、芳烃、 苯等含量指标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得在选择汽油调和组分时需要使用低硫、低烯 烃、低芳烃的添加剂。
异辛烷市场分析国内异辛烷行业的发展前景关键在于清洁汽油需求增长。一方面,在汽油标 准升级过程中,异辛烷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其无硫、无芳烃、无烯烃、高辛烷 值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汽油调和组分,在高标号汽油当中不易被替代;另一 方面,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汽油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近年来,异辛烷作为 优质的清洁能源,在国内的认可度持续提高,市场需求量增长空间较大。因此, 预计未来成品汽油中异辛烷的添加量将继续增加,若按照目前欧洲地区汽油中异 辛烷平均含量16%计算,中国汽油升级对异辛烷的需求量将接近每年2,100 万吨。
②原材料供应限制异辛烷产量的增长
异辛烷装置以醚后碳四作为主要原材料,利用醚后碳四组分中的丁烯进行烷 基化反应生成工业异辛烷。然而,近几年国内醚后碳四商品量增长放缓,除烷基 化外,异构化、芳构化等装置皆需要醚后碳四原料供应。
上游市场原材料供应的紧张状况将限制异辛烷产量的增长。根据卓创资讯预 测,未来5 年国内烷基化装置仍有近800 万吨新增产能,原料紧缺问题将进一步 加剧。未来醚后碳四原料供应可能出现缺口,制约异辛烷产量的提升。
公司生产装置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毗邻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壳牌等石 化企业。2018 年,大亚湾石化区具有2,200 万吨/年炼油和220 万吨/年乙烯的炼 化装置,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这些炼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碳四副产品,而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内除宇新化工外无其他LPG 深加工企业,相 比国内其他地区的LPG 深加工企业,宇新化工基本不存在原料供应紧缺问题。 宇新化工已与LPG 供应商中海油惠州石化和中海壳牌分别签订了长期的LPG (碳四)供应合同,并由运输管道直接输送至其生产厂区,保证原料供应的同时 也节省了运输费用。公司同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壳牌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保 证了公司能够获得充足、质量稳定的碳四原料,从而实现了烷基化装置的高开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