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因素
(1)消费升级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升,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由1990年的0.54下降到了2010年的0.40。根据国外成熟的经验,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居民将追求更健康、更安全、更便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其次,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外出就餐和购买快消食品的频率和金额在快速增加,食品制造业的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从而拉动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增长。
同时,80、90年龄阶层成长成为消费主流群体,将会引领消费观念的升级,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新鲜事物快,对于美味、便捷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他们对于生态健康食品的追求将逐渐成为家庭消费观念的主导。
(2)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日趋严格,除建立食品生产准入制度以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措施。社会舆论对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强。这事实上提高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拥有资金、品牌、人才、技术、营销等优质资源的企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大优势,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3)社会发展带来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零售市场,都获得了远超以往的销售途径和销售机会。在城市市场,各种大型商超、连锁超市、便利店、社区商店与传统的批发市场、农贸菜市共同存在、竞争发展;在农村市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这些都为食品进入千家万户带来方便。而食品工业的发展更为上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4)国家“三农”政策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
仲景香菇酱和超临界食品配料的生产均涉及农产品的采购、加工。自2004年-2009年,中央连续出台六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在文件中多次提出“鼓励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农业部在《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促进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聚集;健全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推动重点行业发展;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确保质量安全;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国务院相关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不利因素
(1)行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政府和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目前调味品行业通过ISO、HACCP认证的企业尚是少数,较多中小型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仍停留在经验管理上,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缺乏监测技术与设备,行业存在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高低悬殊的现象。
(2)零售类产品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
零售类产品城乡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在多数乡镇市场,全国性的品牌渗透力度不够,产品层次较低。这一方面表明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另一方面也使得业内企业需要在乡镇及农村市场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培育和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