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行业作为位居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首位的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循环经济作为节能环保中的一个细分子行业,其具有能够实现经济社会自身内循环、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与破坏的特点,使其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备受市场关注。承载“衣、食、住、行”四大消费需求中汽车是解决“行”的重要载体,再循环经济领域中与之相对应的
报废汽车拆解处理行业也是循环经济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子行业。
报废汽车作为循环经济上游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其相比其他原材料(废家电、废电脑、易拉罐等等),具有存量大、资源价值高、零件可再制造应用等特点,是循环经济上游原材料来源的重要支柱。报废汽车中含有72%的钢铁(69%钢铁+3%铸铁)、11%的塑料、8%的橡胶和6%的有色金属,基本上可以全部回收利用。我们按照1000 万辆报废汽车为例,来计算其中所蕴含的“财富”。1000 万辆报废汽车中含有的钢铁综合相当于宝钢2011 年全年粗钢产量的25%,含有的橡胶相当于2011 年全国进口天胶的57%。由此可见对报废汽车进行循环利用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
报废汽车除了拥有大量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外,其中很多的零部件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堆焊、表面处理等等方式进行再制造,使退役零部件重新达到合使用的要求,再次得到利用。对于零部件再制造,节能、低成本是其显著特点。通常,再制造成本仅为新零部件生产成本的50%,节约原材料70%,在生产过程中节能60%,综合计算,翻新零部件的售价仅为新零部件的5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翻新零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维修领域,且行业规模同样非常可观。以日本为例,每年约有1060 亿日元的汽车零部件通过再制造得到重新利用。
发达国家报废汽车拆解处理行业已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重要地位在行业规模和废弃物质利用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报废汽车拆解处理行业产值规模已经高达4410 亿元(人民币),其产生出的废钢材在美国国内废钢供应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纵观报废汽车中所蕴含的的价值以及发达国家本行业发展的现状,报废汽车当之无愧是城市矿山中的“富矿”,循环经济产业中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