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18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盈利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05
1、第三方支付行业概况

第三方支付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提供的银行卡收单、 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其中,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 金的行为;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 金的行为;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 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在我国,按照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不同业务覆盖范围,其分类如下图所示:
第三方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根据业务类型可以细分为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 受理。其中网络支付根据支付终端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固定电话支付、互联网支 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兑换,目前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是最主流 的网络支付方式。
2、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历程

(1)探索发展期(1999 年至2004 年)
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起步早于银联清结算系统的建立,早期产生的区域性 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如首信易支付、环讯支付等,属于早期的互联网支付网关 企业。早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以网关支付为核心进行支付结算,支付的技术含 量并不是很高,运营关键是具有较多的银行资源支撑第三方支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的兴起使得第三方支付得以迅速发 展。至2002年,各大银行逐渐建立起网络银行服务,向各自商户提供不同规范的 支付接口。商业银行的多级结构为商户和消费者的资金往来构成诸多不便。2002 年3月,中国银联的成立解决了多银行接口继承的问题,地方银联有条件地向商 家提供多银行卡在线支付接口,使异地跨行的网上支付成为可能。
(2)市场启动期(2005 年至2011 年)
第三方支付行业政策的日益完善和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中国第三支付市场快 速发展。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1.1亿,宽带普及率超过了44.5%,接入计算机终端 超过4000万台,中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条件相应成熟,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基 本形成,同时,《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得支付活动有法可依。2005年中国第三 方支付行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规模达到152亿元人民币。
随着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实力强劲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逐步加入,第三方 支付领域的竞争逐渐激烈。截至2011年,央行分3批颁发了101家《非金融机构支 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国家的正式认可,并开始在 央行的监管体系下发展。同时,牌照发放以后,央行针对备付金、互联网支付业 务、预付费卡业务等发布了一些了相关监管办法,使得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在 更明确、详细的规范下发展。
(3)高速发展期(2012 年至今)
2012年后,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随着2013年第七批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国内传统互联网巨头也加入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上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更加分化。第三方支付机构 在不断创新业务的同时,也在根据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不断规范业务。 第三方支付企业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支付牌照的发放,使得第三方支付业 务开始延伸到政策监管更严格、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市场,如基金、保险等领 域。
3、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链结构

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监管部门、商业银行、第三方支 付公司、商户、用户及基础支持供应商。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链结构
(1)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为规范国内第 三方支付市场,依法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 理办法》等监管规章。
(2)商业银行负责处理本机构所属的账户的支付交易。
(3)商户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服务向自己的客户收取交易资金。商 户是大多数第三方支付交易应用的付费者,即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
(4)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第三方支付产业链的核心地位,目前第三方支付 机构的经营需要监管机构的牌照许可。
(5)中国银联、网联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支付清算机构,为商业银 行、支付机构提供交易处理、资金清算等基础服务。
(6)基础支持供应商主要包括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供应商、渠道服务 机构。通讯运营商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支付交易信息的通信渠道;软硬件技术供应 商主要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网关的搭建、终端设备应用开发等技术 服务;渠道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支付公司从事商户的拓展和维护的公司。
4、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

第三方支付公司为商户及用户提供支付、清结算服务,主要通过收取商户的 手续费实现服务收益。
5、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

从第三方支付收入获得的方式来看,主要盈利模式包括:接入费用模式、服 务费模式、交易佣金模式及其他创新营收模式。
(1)第三方支付接入费用模式
即商户首次接入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系统需缴纳的费用,一般为一次性费 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但随着支付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现在接入费已经很 少收取。
(2)第三方支付服务费模式
服务费营收模式一般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次性或定期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 用。
(3)第三方支付交易佣金模式
交易佣金是商户根据具体的交易情况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的佣金费用。一 般按交易金额的分成比例进行付费,或者按交易笔数付款,针对不同规模、类型 商户会可能存在不同的佣金比例。该模式也系现行的主流模式。
(4)第三方支付其他创新营收模式
采取多元化增值业务如“支付+营销”、“支付+金融”、“支付+财务管理软件” 等其他综合创新服务的营收模式。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