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的手段和结果来看,种业市场将表现为:“大鱼吃小鱼”。依靠资本和企业产品力、销售力、品牌力,市场将出现“大鱼吃小鱼”现象。整个种业市场将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其结果表现为种业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源、品种资源、资金资源、渠道资源等)得到进一步集中,市场更富有效率。“快鱼吃慢鱼”。依靠速度,市场出现“快鱼吃慢鱼”的现象。研发新品种、构建营销网络的速度都至关重要。种业企业将速度列为营销竞争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鲨鱼吃鲨鱼”。随着市场进一步的整合,市场出现“鲨鱼吃鲨鱼”现象。种业企业间的竞争中合作将更为频繁,企业竞合战略将在种业内得以广泛采用。4.5产区规划加速行业集中和龙头崛起位于优势产区的企业具有诸多无法转移和复制的优势:
一是自然生态资源条件好;
二是生产规模大,能够集中连片生产,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区域内商品总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
三是市场区位优,市场目标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对产业发展带动力强:
四是产业化基础强,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有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
国家对优势产区有一些政策扶持,包括增加对优势产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实施费用补贴、税费减免以及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相关产业等,同时,政府将对产区内的龙头公司进行重点扶持,将给产区内的相关公司的业绩带来实实在在的提高。再次,国家对优势产区的扶持,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客观上有催生龙头企业的可能性。
我国处于农业工业化进程前期,种业企业大多数尚处在规模扩张阶段,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整合空间较大,企业在生产技术应用和生产工艺改进方面、产品品质和标准化程度正逐步提升。种业企业将逐步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改善企业管理,推动整个种子行业的发展。
从微观上讲,种子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优良品种的选育、良繁、精选、加工、包衣、包装以及社会化的统一供种等诸多环节。从宏观上看,要实现种子产业化、集团化,首先要积极推进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其次要积极探索种子产业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再次要通过资金重组和优势互补,实现种子产业的专业化、集团化和育繁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