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1)市场容量加速释放
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研究部、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环境卫生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2015 年在环卫领域,年服务金额超过千万的新签环卫市场化项目只有256 个,且无合 同总金额超过10 亿元的新签环卫一体化项目。随着行业政策扶持和资本涌入, 2016 年超千万新签环卫市场化项目上升至540 个,合同金额超过10 亿元的新签 环卫一体化项目12 个。2017 年1-7 月超千万新签环卫市场化项目达324 个,超 10 亿元的新签环卫一体化项目已达11 个。
我国的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在早期均为各地政府的城市综合管理局、城市环境 卫生管理局及水务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服务脱离政府逐步 走向市场,由市场主体提供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是 促进本行业发展的最有利因素之一。自1992 年国务院印发《城市市容和环境卫 生管理条例》,首次规定“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有条件的城 市,可以成立环境卫生服务公司”,标志着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市场化的开始。2013 年9 月2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 发办[2013]96 号文件),同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相关文件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可利用社会力量, 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力度,原则上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2017 年3 月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 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 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46 个城市 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8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 居乡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每一次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是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一 个新起点和里程碑,对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政策的 不断开放,也表明我国在持续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及垃圾处理 领域,通过逐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释放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力量。可以看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当前中国深化改革、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的一项重要举措,环卫服务市场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现阶段,广东、浙江、 福建等沿海省市正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环卫服务,安徽省、青海省、云南省等内陆 省份正在逐步尝试政企合作模式的环卫一体化PPP 项目。环卫服务市场正进入 高速增长时期,环卫企业正在从小规模企业、中小企业向大型规模企业的方向迈 进,环卫市场化从沿海向内陆深入,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县城乡镇下沉。
(2)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近 年来,我国中小城市、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群和城市系统逐步形成,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工业化程度加深,国内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着人口持续向城 市集中,使得城市化率不断上升。1978 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92%,到了1996 年便突破了30%达到30.48%,此后城市化进程加速明显,至2017 年末,我国城 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8.52%。但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平均为70%以上,与之 相比,我国的城镇化率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4 年3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 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市 政公用设施建设、推行城市综合管廊、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 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等。
(3)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2016 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6 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57 个,其中直辖市4 个、地级市293 个、县级市360 个,城市城区户籍人口4.03 亿人,暂住人口0.74 亿人,建成区面积5.43 万平方公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 快,城市道路保洁面积也在逐年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6 年底, 我国道路清扫保洁面积为792,923 万平方米,近10 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的扩大会带来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的业务量的增长。我国道路保 洁面积统计数据具体如下图所示: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较快,造成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也一直呈现增长的趋 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垃圾量的增多是生活垃圾清运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由此带来人们对于环境卫生管理服务需求的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市政 园林、生活绿地内的树木花草养护是环境卫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容 市貌的改善、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视程 度在不断加大,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稳步提高。
(4)政府管理部门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建设投资额加大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日益 严重,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央及地方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建设的投资力度,2015 年和2016 年城市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分别达到472.00 亿元和561.11 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国家政策倡导PPP 等新兴模式带来行业新机遇
为了缓解政府投资需求带来的财政压力,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14 年9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作为一份指导性文件要求积极推动PPP 项目试 点,尽快形成制度体系。2014 年11 月29 日,财政部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制定了PPP 实操指南,对项目识别、项目准 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等五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15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 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 模式。
政府采取 PPP 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将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 理、绿化管养、市政环卫工程等推向社会实行市场化运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 城乡环境管理作业一体化,市容管理全覆盖。一方面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要求, 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通过PPP 模式引入专 业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企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采用先进的技术、经验与 管理模式,可以全面快速地提升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的技术、运营和管理水平。政 府按照考核标准和服务效果支付服务费用,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效益。
(6)资本市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资本市场在为优秀的环境卫生管理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来源的同时也促 进企业提升服务规范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促进行业优胜 劣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2016 年12 月26 日,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 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相关工作的通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融资方式创新,更好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我国政府不断完善 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秀环境卫生管理企 业越来越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支持。资本市场对环境卫生管理企业的健康快 速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2018年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1)环境卫生管理行业政策依赖性较强
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具有公共、公平和公益性的特点。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主要 由政府主导,环境卫生管理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拥有较经济效益更加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所以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更多地是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去考虑,这也就 决定了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的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
(2)环境卫生管理行业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环境卫生管理行业正处在市场化改革发展初期,行业需要产业政策的 逐渐完善、行业的自律及企业的规范化经营,通过良性竞争健康有序地发展。随 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大批企业涌入。我国环境卫生管理行业是政府主导型行业, 受地方政府意愿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多,与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不相符, 加之行政管辖范围的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得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
(3)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环卫作业成本增长较快
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用工数量较多,人工成本为影响行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之一。随着近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福利的政策性刚性调升,人工成本 持续上涨。此外,机械化清扫率的提升意味着环卫企业需要配备数量更多、种类 更加完备的环卫车辆和环卫设备来满足作业需求、提高作业质量。环卫作业成本 增长较快,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行业的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