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
2018年影响疫苗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12
(1)疫苗行业有利因素
①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疫苗行业的发展
2003 年SARS 之后,我国政府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重要性,更 加重视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因而也加大了对疾控系统的投入,并 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扶持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生物制药行业是国家 鼓励发展的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地提出把生物产业 培育成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因此,疫苗行业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成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对疫苗行业的重视和 扶持对已具备较强经营管理、销售、研究开发能力的疫苗企业极为有利,我国疫 苗产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②我国疫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A、我国二类疫苗低接种率隐藏巨大潜在市场需求
我国人口的二类疫苗接种率低,以流感疫苗为例,我国易感人群的接种率不 到2%,处于很低水平,而欧美发达国家接种率普遍较高,美国更达到50%的接 种率27,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预防保健意识的普遍增强,接种率会逐 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疫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B、新生儿数量的稳步增长给予疫苗市场更大发展机遇
我国拥有超过13.90 亿的总人口和每年超过1,500 万的新生儿,而且我国居 民收入持续增长,直接增加了居民健康投资支出,疫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8。
一类疫苗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婴幼儿,2017 年我国新生儿达到1,718.71 万人29,一类疫苗市场将具备较快增长前景。同时我国大部分一类疫苗剂型较老, 随着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投入的增加和疫苗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一类疫苗在未来 将迎来更新换代的发展机遇。
C、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对疫苗的需求
老年人抵抗力弱,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但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非常低,以流感疫苗为例,我国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不足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 荐的老年人50%的接种率相差甚远,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大大增加农村人口对疫苗的需求量
从2004 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已将二类疫苗的接种费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 的报销范围,这大大调动了农村人口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从2006 年起,中央财 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补助资金,地方财政也相应提供补助资 金。2007 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 亿元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1,比上 年增加58 亿元。2008 年我国已经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加大预防 经费的保障力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乐于接种疫苗,从而使作为防治传染病有效 手段的疫苗的需求大大增加。
E、防病意识不断增强将大幅提升疫苗的使用数量
SARS、禽流感、甲型H1N1 的发生和流行,唤醒了民众的预防和健康保健 意识,治病不如防病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同时,突发的新型传染病疫情增加了 大家的恐惧感,主动接种疫苗的比例正在上升,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疫苗行业的发 展。
(2)疫苗行业不利因素
①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疫苗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生产 现代化水平不高,疫苗在技术和产能上还都比较落后。
②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生物制药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在新技术的研发期间需要 大量的资金支持。2017 年我国上市公司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 均仅为2.89%,除个别企业在5%以上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非常低, 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去甚远。由于我国新药研制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新产品 的研制缺乏竞争力,新药开发进展缓慢。此外,国内申请注册的疫苗大多数都是传统疫苗,而新型疫苗如新型结核病疫苗、肺炎结合疫苗、HPV 疫苗、轮状病 毒疫苗等的创新开发能力不足。
③外资企业进入增加竞争压力
加入 WTO 以来,我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外医药市场 加速融合。外资疫苗巨头凭借强大的研发、宣传公关力度以及生产、包装、销售、 价格的完整体系,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本土疫苗不如进 口疫苗的观念较为普遍,本土疫苗生产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