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零部件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 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 制造业”(C36)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670);根据中国证监 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 号),公司所处行业为 “汽车制造业”(C36)。
目前,国家对汽车零部件相关行业的管理采用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经 营、行业协会参与服务和管理的行业管理体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我国整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主 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2009 年8 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9 年修订)》,按照有利 于企业自主发展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则,改革政府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方式,其中对于投资生产汽车零部件 的项目实行备案方式。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内燃机 工业协会,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产业调研和政策研究、标准制订、信息服务、行 业自律、国际交流等。
2、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我国近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行业政策,具体如下: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用的主要质量体系是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是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及协会成立的专门机构“国际汽车 工作组”(英文简称“IATF”)在国际标准组织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制定。该体系适用于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及直接零部 件生产企业。目前,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行业内通行的认证体系, 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该认证才具备为整车制造企业配套零部件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