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浅析出海投资如何“避风”

发布时间:2013-10-02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日前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当前世界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带来了挑战,2011年中国FDI流入量增速低于全球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求知在刚结束的2012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表示,面对政治风险、投资决策风险和海外投资不确定性风险,企业需要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来降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中国非金融领域FDI流入量下降约2%。2011年中国FDI流出量减少5%,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中国的全球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对于中国企业在走出去问题上产生的观望和犹豫,薛求知认为,除了欧美经济和债务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外,国际上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也可能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薛求知也亮出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海外投资失败率大概是67%,而国际上平均失败率是50%左右,中国的失败率比国际平均失败率还要高。海外投资较高的失败率也让中国企业在弱市中“望洋兴叹”。
  
  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海外抄底” 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热门词语。今年上半年,得益于欧债危机,三一重工也“抄底”收购世界混凝土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对于“抄底”,薛求知认为应分为两类来分析,一类是对被收购企业经过长期观察,等待价格降至较低位置时出手购买,这种“抄底”是科学合理的投资。而另一种抄底,是当一些欧美企业的营业额大幅下滑时,帮这些企业做投资推荐和投资策划的投行,会极力让中国企业去海外购买这些资产,这其中不排除部分投行只考虑到自身营业收入而忽悠中国企业的现象存在。这种投资是需要警惕的。
  
  薛求知指出,“很多中国企业到海外只考虑投资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是否相符,没有制定长远的商业计划,对收购目标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另外,这些企业也缺少对海外资产整合的能力和人才。”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不确定风险,薛求知指出,不少中国企业以国内投资方式和思维进行海外投资;重视面子工程,对商业规则重视不够;部分中国海外投资模式过于依赖政府高层,导致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了解和重视不足;不少企业还很不善于同海外公会打交道,缺乏应对的能力和技巧。
  
  面对这些不确定风险,薛求知认为,中国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要重视防范政治暴力风险;第二,必须对海外投资风险的政策进行调整;第三,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第四,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和奖惩制;第五,加强海外民间的公关力度;第六,强化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合规管理和经营;最后,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以及承担社会责任。
  
  在规避海外投资风险时,薛求知表示,中国企业可以有四种选择,第一种是完全规避风险,避开高风险的投资地,即便这些地区有再好的项目也不去投资;第二种是分散风险,可以和当地企业成立合资企业,或者和第三方外国企业进行战略联盟,还可以采取吸收当地社区参股,给当地居民一定利益上的保证的方式;第三是转移风险,可以购买一些战争险和海外投资的安全险,通过购买这种保险的方式把这个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另外一种方式是降低风险,对于风险实在太大的地区,可以采取费资本注入的方式,通过灵活的经营方式进入该地区,有效回避风险。(赵怡雯 国际金.融报)

  (信息来源:中国驻杜阿拉领馆经商室)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