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巴哈马投资合作指南2013年版(上)

发布时间:2013-10-15
注:访问者还可在今年下半年通过商务部网站 http://fec.mofcom.gov.cn/gbzn/gobiezhinan.shtml 查阅最终修改版。

导言  这本指南将告诉你什么?

在你准备赴巴哈马国(The 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以下简称“巴哈马”)开展投资合作之前,你是否对巴哈马有足够的了解?那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如何?有哪些行业适合投资合作?在巴哈马投资合作的商务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应该怎样办理审核手续?当地规范外国投资合作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在巴哈马开展投资合作应特别注意哪些事项?一旦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如何与当地政府、议会、工会、居民以及执法部门打交道?《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系列丛书之《巴哈马》将会给你提供基本的信息,成为你了解巴哈马的向导。

1. 巴哈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地区)?

1.1 巴哈马的昨天和今天

巴哈马最早的居民为印第安阿拉瓦克人,他们自称为卢卡约斯人。1492年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中部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此后,西班牙殖民者把群岛上的卢卡约斯人大批掳往海地等地充当奴隶,使岛上居民终于绝灭。1647年首批欧洲移民到此。1649年英属百慕大总督带领一批英国人占据群岛。1717年英国宣布巴哈马群岛为其殖民地。1783年英国、西班牙签订《凡尔赛和约》,正式确定该群岛为英属地。

1964年1月,巴哈马实行内部自治。1967年1月10日实现黑人多数统治。1973年7月10日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1.2 巴哈马的地理环境怎样?

1.2.1 地理位置

巴哈马处于西经72。-80。和北纬22。-28。之间,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东北侧。陆地面积1.3939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含水域)25.9万平方公里。国土由700多个岛屿及2400多个珊瑚礁组成,群岛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像链条一样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沿海一直延伸到古巴和海地的北部沿海,长约900公里,宽约300公里,其中30个岛屿有人居住,巴政府对19个岛屿进行人口统计。

巴哈马属西5时区,比格林尼治时间晚5个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至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实行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届时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

1.2.2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31个区、19个岛组,在新普罗维登斯(首都拿骚所在地)、大巴哈马、安德罗斯、阿巴科、伊柳塞拉等主要岛屿上设有地方专员。新普罗维登斯岛和大巴哈马岛是两个主要岛屿,其余岛屿统称成员岛。19个岛组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依次为:大巴哈马Grand Bahama、阿巴科 Abaco、贝里群岛 Berry Islands、比米尼群岛 Bimini Islands、安德罗斯 Andros、新普罗维登斯 NewProvidence、伊柳塞拉 Eleuthera、哈伯岛 Harbour、西班牙韦尔斯 Spanish Wells、卡特岛 Cat、伊克祖马 Exuma &Cays、圣萨尔瓦多 San Salvador、朗姆屿Rum Cay、长岛 Long、拉吉德岛 Ragged Islands、克鲁克德岛(含长屿Crooked Island & Long Cay)、阿克林岛 Acklin's、马亚瓜纳Mayaguana、伊纳瓜 Inagua,以及其它岛礁 Other islands, cays &rocks。

首都拿骚(Nassau),人口24.8948万(2010年)。位于巴哈马群岛中部的新普罗维登斯岛,是巴哈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拥有约250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拿骚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以阳光、海水、沙滩闻名于世。

1.2.3 自然资源

巴哈马的自然风光绚丽,也是巴哈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空交通、四季明媚的阳光、清澈见底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沙滩、具有独特主题和舒适环境的高档酒店、丰富多彩的海上活动项目等,使巴哈马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500多万人次游客来巴哈马度假休闲、结婚蜜月、商务会议。

海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禁止国外企业捕捞,本国捕捞能力不足,每年捕捞量不大。

陆地矿产资源匮乏,有少量石油、天然气、盐等,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尚未探明。全国可耕地少,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淡水不足,农业资源有限。

1.2.4 气候条件

【气候】巴哈马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23.5℃,年均降雨量约1000毫米。气候宜人,每年4-10月气温较高(最低气温25℃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5℃),没有闷热的感觉,8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30℃;11月至次年3月温度稍低(最低气温15℃左右,最高28℃),稍有寒冷的感觉,1、2月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20℃。

【自然灾害】每年7-11月为飓风季。2012年10月25-26日,飓风“桑迪”袭击巴哈马,造成一名66岁英国籍银行管理人员死亡,部分成员岛家庭财产和农作物损失严重。飓风所到之处,道路、电力等基础和公共设施受到一定程度损坏。损失最严重的是大巴岛的皇后湾小区,不少家庭房屋被完全摧毁。

1.2.5 人口分布

【人口】全国人口35.3658万(2010年)。其中年龄15岁以下人口占24.5%,15-64岁人口占69.2%,65岁以上人口占6.3%。85%为非洲黑人后裔,白人占12%,其余3%为亚洲人和西班牙人后裔。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8%;出生率为每千人17.4人;死亡率为每千人5.3人;人均寿命为65.78岁,其中男性为62.63岁,女性为68.98岁。目前,在巴华人华侨近400人,主要分布在新普罗维登斯岛和大巴哈马岛。

首都拿骚所在的新普罗维登斯岛共有人口248,94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39%。大巴哈马岛人口51,756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63%。阿巴科岛人口16,692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72%。成员岛人口总数36,262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26%。

1.3 巴哈马的政治环境如何?

1.3.1 政治制度

【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根据巴哈马内阁提名任命总督为其代表。现任总督为阿瑟·亚历山大·福克斯爵士( Arthur Alexabder Foulkes),2010年4月14日就任。

【总理】总理为政府首脑。佩里·克里斯蒂(The Rt. Hon. Perry Christie),2012年5月7日当选总理,任期5年。

【宪法】现行宪法于1973年7月10日生效。宪法规定:巴哈马为主权民主国家,必须保证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任期5年。总督任命总理及反对党领袖,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内阁部长。除总理外,内阁至少应有8位部长,总检察长为其中之一。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任期均为5年。参议院由总督任命的16名议员组成,其中9名由总理提名,4名由反对党领袖提名,另3名由总理和反对党领袖协商提出。参议长沙龙·威尔森(Sharon R.Wilson) ,2012年5月23日上任,曾任2002-2007年PLP执政时参议长。众议院由普选产生的38名议员组成,本届众议院由2012年5月7日大选产生,进步自由党占29席,自由民族运动占9席。众议长肯达尔·梅捷(Kendal Major),2012年5月23日就任。

【政府】本届政府2012年5月7日大选后组成,内阁由21名成员成员组成,其中总理1名、副总理1名;各部部长16名、国务部长5名。分别是:总理兼财政部长佩里·克里斯蒂,副总理兼工程和城市发展部长菲利普·戴维斯,外交和移民部长弗雷德里克·米切尔,国家安全部长伯纳德·诺蒂奇,总检察长兼法律事务部长艾亚松·梅纳德-吉布森,教育、科学和技术部长吉若米·菲茨杰拉德,环境和住房部长肯德里德·多赛特、交通和航空部长格莱尼丝·汉娜-马丁,农业海洋资源和地方政府部长艾尔德里克·格雷,卫生部长佩里·戈梅斯,劳动和国民保险部长沙恩·吉布森,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丹尼尔·约翰逊,旅游部长奥比厄·韦尔奇康贝,社会服务部长梅拉妮·格里芬,大巴哈马岛事务部长迈克尔·达维尔,金融服务部长瑞安·平德,总理府投资国务部长卡里斯·罗尔,财政国务部长迈克尔·霍尔基蒂斯,国家安全国务部长凯瑟·贝尔,法律事务国务部长戴米安·戈麦兹,交通和航空国务部长霍普·斯特罗恩。

【军事】巴哈马武装力量为巴哈马皇家国防军。国防军始建于1980年,前身为巴哈马皇家海上警卫队,现役官兵约1.09万人。另有警察3600余人。

【政治】巴哈马沿用英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局保持长期稳定。1973年独立后,进步自由党连续执政长达19年。1992年自由民族运动在大选中获胜上台并于1997年蝉联。2002年进步自由党重新上台。2007年5月,自由民族运动赢得大选,又一次上台。2012年5月进步自由党再次以压倒性多数赢得大选,再次上台执政。

【司法机构】设有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均受理刑事和民事案件。英国枢密院为终审法院。

1.3.2 主要党派

【进步自由党(Progressive Liberal Party,简称PLP)】现执政党。1953年10月以代表巴哈马黑人利益为宗旨而成立。在平德林的领导下于1967年赢得黑人多数统治开始执政。该党于1973年领导巴哈马独立并连续执政至1992年。2002年5月,该党再度在大选中获胜并执政,2007年5月大选失败。2012年5月大选再次以压倒性多数获胜。该党主要代表黑人和中小资产阶级利益。该党现任领袖佩里·克里斯蒂(Perry G. Christie)。

【自由民族运动党(Free National Movement,简称FNM)】现反对党,成立于1972年。由从进步自由党分裂出来的议员和联合巴哈马人党(United Bahamian Party)组成。领导层多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1992年FNM党在领袖英格拉哈姆的领导下首次执政,1997年3月大选获胜连任。2002年5月大选失利后成为反对党。2007年5月领袖休伯特·英格拉哈姆再次领导该党重新上台执政。2012年5月在大选中惨败,英格拉哈姆辞去党领袖职务,休伯特·明尼斯被选为新一任党领袖。

【民主民族联盟(Democratic National Alliance,简称DNA】由2010年2月脱离FNM的前移民国务部长布兰威尔•麦卡特尼于2011年4月宣布成立,成为巴哈马有一定影响力的第三党派。

其他小党派有民族发展党(National Development Party)、工人党(Worker's Party)和巴哈马民主运动党(Bahamas Democratic Movement)等。

1.3.3 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巴哈马政府奉行和平合作、尊重各国主权的外交政策。在同美国和英国保持传统密切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同其他英联邦国家和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倡导民族自决、独立自主、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原则,主张国际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谴责类似“9·11”事件的恐怖主义行径,支持国际反恐斗争。对外关系中侧重经济因素。巴哈马为联合国、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英联邦以及不结盟运动等成员国。截至2012年,巴哈马政府已与世界6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向15个国家派出了常驻或非常驻大使;中国、美国、巴西、古巴、海地、圣马力诺等六国在巴哈马设有使馆。

【同美国关系】巴哈马同美国一直保持着传统友好关系。美国是巴哈马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巴哈马游客和消费品的主要来源地。巴与美在金融、反毒、反恐等方面合作密切。1987年双方签订了司法互助条约;2002年签订税收情报交换协议;2004年签订全面海事协定。2007年6月,巴哈马总理英格拉哈姆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首届加勒比大会并参加美国总统布什与加共体领导人峰会。每年,巴哈马与美国都有多种磋商。

【同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关系】巴哈马与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保持密切的传统关系,英国每年给巴一定的经济援助。

【同加勒比国家关系】巴哈马与加勒比邻国关系密切,于1983年7月加入加勒比共同体。由于巴哈马经济较该地区其他国家发达,对地区经济一体化持观望态度,担心拟议中的地区人员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导致邻国人员的涌入,冲击巴经济。2008年,巴担任加共体轮值主席国,积极参与加共体事务,扩大巴在加共体的影响。积极推动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打击非法移民和毒品等。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海地局势,帮助海地发展经济。巴哈马未加入2006年1月启动的加共体单一市场,亦未将加勒比法院作为其终审法院。但在地区对外磋商中,能与该地区保持一致立场。

【同中国关系】1997年5月23日,中巴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新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等国家领导人以及时任中国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等近30位省部级领导先后率团访巴。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副部长廖晓琪、马秀红、姜增伟,部长助理傅自应、王超等先后访巴或陪同国家领导人访巴。巴哈马总督奥维尔·特恩奎斯特、总理英格拉哈姆、总理克里斯蒂、副总督兼新闻局长福克斯以及近20名内阁部长先后访华。2008年,巴哈马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常驻大使,扩大使馆编制,赋予签证职能;还恢复任命驻中国香港特区名誉领事。

1.3.4 政府机构

巴哈马政府设有16个部,分别是: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法律事务部、教育科学和技术部、环境和住房部、、工程和城市发展部、农业和海洋资源和地方政府部、卫生部、劳动和国民保险部、青年体育和文化部、旅游部、交通和航空部、金融服务部、社会服务部和大巴岛事务部。巴哈马政府在对外经济事务方面设立的办事机构主要有:

(1)巴哈马投资局

地址:Sir Cecil Wallace Whitfield Centre, West Bay Street

P.O. Box CB 10980, Nassau, N.P., The Bahamas

电话:001-242-3275826/3275827/3275828/3275940/3275944

传真:001-242-3275806

(2)巴哈马海关

地址:Thompson Blvd,P.O. Box N 155, Nassau, N.P., The Bahamas

电话:001-242-3256550

传真:001-242-3226223

电邮:answers@customcomputers.bs

(3)巴哈马中央银行

地址:Frederick Street,P.O. Box N4868,Nassau, N.P.,The Bahamas

电话:001-242-3222193-6,3222130-9, 3222526-7

传真:001-242-3224321

(4)巴哈马总注册局

地址:50 Shirley Streets,P.O. Box N532,Nassau, N.P., The Bahamas

电话:001-242-3223316

传真:001-242-3237908

企业注册:001-242-3223317

企业名称保留:001-242-3227160

商号注册:001-242-3223318

工业产权:001-242-3256061

著作权:001-242-3223318

(5)巴哈马保险企业注册局

地址:P.O. Box N3017,Nassau, N.P., The Bahamas

电话:001-242-3281068

1.4 巴哈马社会文化环境怎么样?

1.4.1 民族

巴哈马的民族特征不明显。黑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上流社会、政府高官、企业及各种机构负责人中黑人占绝大多数。华人大都从事餐饮服务业,尚无参政者。

1.4.2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海地移民讲克利奥尔语。

1.4.3 宗教

巴哈马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占82.8%,但包括基督教的各种教派;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占1.5%;信仰其他宗教的占0.8%;无宗教信仰的占2.9%。

1.4.4 习俗

巴哈马群岛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使巴哈马文化带有浓厚的印第安色彩。1647年,英国的清教徒开始在伊柳塞拉岛定居,使巴哈马文化发生了巨变。在接下来4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中,百慕大的奴隶和自由黑人、美国独立战争之后逃离美国的保王派殖民者(带着他们的奴隶)、从贩奴船上解放了的非洲人、佛罗里达的黑种米诺尔人、其他加勒比岛屿的居民,以及中国人、叙利亚人和希腊移民相继来到这里,共同见证了巴哈马的历史。这些人在出身、传统和信仰方面迥然不同,时至今日,他们已经塑造出一种独特的、凝聚了各族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的巴哈马文化。

巴哈马深受英美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英国传统礼仪。巴哈马人的姓名与欧美人相同,即名在前、姓在后。黑人在文化上已被白人同化,在姓氏上也不例外。人们见面行握手礼,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小姐。早在19世纪80年代,黑人已基本上是基督徒,人们严格遵守自己的信仰和教规。

在通常条件下,访问政府办公机构时穿着西装,其他时候穿长裤、衬衫,打领带即可;拜会须先预约;销售姿态宜保守;避免早餐约对方开会;时间观念不太强;当对方对某一事项做出口头承诺时,切勿以为在答应的时间内一定能达到其所述的结果;巴哈马人比较重视契约,一旦签署协议,即有法律强制约束力,并认真遵守。

1.4.5 科教和医疗

巴哈马科技水平较低,科研机构和人员很少,国家缺乏理工科院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

【教育】小学6年制,中学6年制。中小学主要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学生各占近一半,另有少数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对5-14岁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为小学98%,中学89%。殷实人家倾向于将子女送到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学费一般每学期1200-5000美元不等。中小学每一学年共三个学期,每一学期大约3个月。中小学教育质量不高。2009年,对高中毕业生进行的巴哈马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Bahamas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BGCSE)和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的巴哈马初级中学证书考试(Bahamas Junior Certificate Examination,简称BJC)结果均为“D”,2008年分别为“D+”和“C-”(A级最好,G级最差)。

巴哈马学院为国家仅有的最高学府,该校规模较小,仅有4个系,7个专业可授予学士学位。此外,西印度大学巴哈马校区也在巴招收少量学生。

【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9年巴哈马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7.2%,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633美元。2000-2010年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1张。

涉及卫生医疗保健的机构主要有:(1)巴哈马卫生部;(2)公共卫生局,为卫生部下设执行单位,负责监控全国非传染病和传染病情况、疾病数据统计、对重大疫情的调查和跟踪、食品安全管理等;(3)公立医院管理局,管理巴哈马三家公立医院:玛格丽特公主医院、SANDILANDS康复中心和位于大巴哈马岛的蓝德纪念医院。

此外,巴哈马还有一些私立医院和非政府组织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均可在私人药店购得。购买医疗保险非常方便,但保费较高。医院工作效率普遍较低。非急诊病症通常要等候3小时左右。

2007年,艾滋病患者约有10,979人。另外还有甲肝、乙肝、疟疾、肺结核、登革热等多种疾病。2012年登革热在巴哈马有传播。

1.4.6 工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

【工会组织】全国约1/6的雇员为工会会员,工会势力较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决策。巴哈马工会积极主张员工权利,工会组织的劳工行动常有发生。目前,在巴哈马较活跃的工会组织有三个:

(1)酒店餐饮业联合工会(Bahamas Hotel, Catering and Allied Workers Union),全国最大工会。

(2)全国工会大会(National Congress of Trade Unions)。

(3)巴哈马出租汽车联盟(Bahamas Taxi Cab Union)。

【其他非政府组织】巴哈马其他非政府组织主要有:

(1)巴哈马商会和雇主同盟(Bahamas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Employers Confederation)是代表巴私人企业的中介机构,成立于1935年,总部设在拿骚,现有企业、团体和个体会员345家,现有会员代表700余人。

地址: Shirley Street & Collins Avenue. P. O. Box: N-665,Nassau,,The Bahamas

电话:001-242-3222145

传真:001-242-3224649

(2)巴哈马农工公司(Bahamas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Corporation),为全额预算拨款的准政府机构,主要职能是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地址:BAIC Bldg, East Bay St., POB N-4940, Nassau

电话:001-242-3223740

传真:001-242-3222123

1.4.7 主要媒体

主要报刊有:《论坛报》,日报,发行量1.35万份;《拿骚卫报》,日报,发行量1.41万份;《弗里波特新闻报》,日报,发行量6000份;《巴哈马日报》,不定期发行。《今日美国报》随《论坛报》发行,《迈阿密先驱报》随《拿骚卫报》发行。上述报纸在周日和国家公共假日不发行。

巴哈马广播公司:国营,1936年建立。

巴哈马电视台:国营,1977年建立,属巴哈马广播公司所有,目前有4个频道。此外,还可接收美国电视节目和一些卫星节目。

1.4.8 社会治安

巴哈马独立后,进步自由党和自由民族运动党通过选举交替执政,政局比较稳定。鉴于巴哈马的主要产业为旅游业,政府十分重视确保社会安全。巴哈马的犯罪率较高。据2008年8月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共同发布《加勒比地区的犯罪:成本、趋势及政策选择》报告,全世界平均暴力犯罪率为万分之一,巴哈马每10万人有1697人参与暴力犯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0倍,为全球最高。2012年,巴哈马被谋杀人数111起,比2011年的127起有所下降,但仍大大高于国际公认谋杀案基准率。大多数犯罪都发生在拿骚和大巴岛等地,涉及游客的犯罪只占很小比例。尽管如此,游客也应加强警觉。

1.4.9 节假日

巴哈马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为公休日。超市、商场等周六全天、周日半天营业。

主要法定节假日有10个,分别是:

新年,1月1日;

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一(Easter Monday);

圣灵降临节后第一个星期一(Whit Monday);

劳动节,六月第一个星期五;

国庆节,7月10日;

黑奴解放日(Emancipation Day),8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纪念日(Discovery Day),10月12日;

圣诞节,12月25日;

节礼日,圣诞节后第一个工作日。

2. 巴哈马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多大?

2.1 巴哈马近几年的经济表现如何?

2.1.1 投资吸引力

巴哈马吸引外来投资的总体环境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局稳定。巴哈马延续两个多世纪的议会制民主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投资氛围,保证了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优惠的投资政策。巴哈马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一批外资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如旅游业、餐饮业、海运业、加工工业、养殖业、银行和保险业等16个重点领域。此外,为鼓励外资进入,政府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优惠法案和法规,包括《酒店鼓励法案》、《工业发展法案》、《鼓励制造业出口法案》、《关税法案》、《自由贸易区法案》等。

(3)宏观经济发展保持基本稳定。长期以来,巴哈马汇率保持稳定,巴哈马币与美元1比1兑换率,美元直接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风险。

(4)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财税体制。巴哈马政府积极鼓励外来投资的财税政策,免征资本收益税、遗产继承税、预提所得税、利润汇回税、公司税、土地使用税、销售税、股息税、工资和利息税等,从而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的利益。但政府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开征产品和服务增值税。

(5)优越的地理位置。巴哈马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进入南北美洲市场提供了地缘优势;加之美国和加拿大所实施的《加勒比盆地促进计划》,为原产于巴哈马产品零关税进入美加市场,提供了政策优势。

(6)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2013年经济自由度报告显示,巴哈马经济自由度指数为70.1,全球排名第35位,比去年提高14位,在29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中位列智利和圣卢西亚之后排名第3。

2.1.2 宏观经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的数据显示,巴哈马已成为拉美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人均GDP在美洲国家中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是巴哈马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最重要的部门,年增加值分别约为GDP的60%和15%。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巴哈马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2008年、2009年经济连续大幅萎缩,2010年经济略有恢复性增长,2011年经济适度增长,2012年经济继续缓慢增长趋势。2012年,巴哈马GDP实现79.072亿美元,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83%。



为削减赤字,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2012/13财政年度,巴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警力和巡逻,努力打击犯罪,为社会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稳定发展环境,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根据巴哈马皇家警察全国犯罪状况报告,2012年巴全国各类严重犯罪同比有所下降约13%,显示巴政府严厉打击犯罪、创造安全社会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

(二)采取多种推广手段,大力推动经济支柱旅游业的发展。据巴旅游部统计,2012年巴哈马到访旅游人数590万人次,同比增长6.3%;其中,航空游客占22.9%,同比增长7.1%至140万人次,邮轮游艇游客占77.1%,同比6.1%至450万人次。全年平均酒店客房入住率60.5%。每晚平均房价(不含税费)229.24美元。

(三)多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外资投向大巴哈马岛和其他成员岛。巴政府大力宣传本国自由港地区,主要面向拉美国家进行招商引资,意图把大巴哈马岛打造为北美与拉美间的贸易枢纽。同时外国直接投资的建筑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也成为巴哈马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重点发展农业等领域,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包括在北安德鲁斯岛建立农渔业科研中心和规划未来20年发展方案,力争打造高科技农业。

(五)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2012年巴哈马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业金融中心评选中名列第三,金融业也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政府在进一步营造宽松、适合商业、金融运作的经营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六)增加教育和国民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设立国家培训中心为民众培训就业所需相关技能,努力解决国家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七)鼓励游艇和船舶在巴哈马注册以创造更多的收入,同时努力降低债务占GDP比重。

(八)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城市更新2.0计划更新国家基础设施,并通过住房贷款纾困计划试图帮助低收入购房者减轻还款负担。

2.1.3 重点/特色产业

巴哈马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地,人均GDP在西半球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旅游业和离岸金融业是巴哈马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一大产业,旅游及相关产业年收入约占GDP的60%,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金融服务业是经济的第二支柱产业,主要为避税区离岸金融,其增加值约占GDP的15-20%。来自美、英、加、瑞、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家银行在巴哈马注册,总资产高达3600亿美元,管理资产超过10000亿美元。此外,巴哈马为世界第一大邮轮注册国、第三大商船注册国,目前正准备提供游艇注册服务。

【农业】巴哈马鼓励发展农业,1993年制定了《农业用地法》。国家90%的农业用地为政府所有,总理授权农业部长向当地农民出租国有农业用地。巴哈马农业发展缓慢,生产条件艰苦,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较少,农业属初始产业。2012年,农业产值仅占GDP的0.74%,且从2002年以来一直呈萎缩态势。

巴哈马的农业用地土层薄,土壤贫瘠,只种植少量蔬菜、水果,主要农作物有甘蔗、蕃茄、香蕉、玉米、菠萝、豆类等。食品80%靠进口,部分蔬菜和柑橘类水果能自给并有少量出口,家禽生产约占农业产值的50%。巴哈马政府对农产品和水果产品实行保护政策。

【渔业】巴哈马周边海域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鱼种类繁多,水产品生产潜力很大,但商业捕捞尚未形成规模,2012年渔业产值仅占GDP的1.18%。主要出产龙虾、海螺、石斑鱼、马林鱼、旗鱼和金枪鱼等。龙虾产量约占水产总量的60%,是巴哈马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工业】工业不发达,劳动生产率较低,制造业主要有伐木、小船制造、水泥、食品加工、饮料加工、酿酒、手工艺品和制药等,工业项目大多集中在大巴哈马岛的自由贸易区内。为实施经济多样化发展战略,政府积极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并为此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2012年工业增加值5.47亿美元,占GDP的6.72%,其中制造业占4.15%。

【旅游业】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数约占总就业人口的60%。2012年全国接待游客590万人次,仅旅游业一项年收入就达20多亿美元。旅游业年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和外汇收入的60%以上,为巴提供了约50%的就业机会。巴哈马接待的外国游客大多来自美国,占85%、加拿大占5%、欧洲地区国家占7%,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占客源总数的97%。全国共有旅店客房约15000间。坐落在天堂岛的亚特兰蒂斯饭店举世闻名。

【交通运输业】巴哈马自1976年开展对外船舶注册业务(即“方便旗”),2004年7月正式实施《国际船舶和港口安全条例》(ISPS)。截至2011年,经注册的船舶总数已达1700艘,总吨位达52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投资8.5亿美元兴建的弗里波特集装箱港口已于1997年7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2008年港口吞吐量为169.8万个标准集装箱,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集装箱装卸量只有132.3万标箱,同比下降22%,经营收入下降34%。2011年3月29日,大巴岛遭受强烈龙卷风袭击,和记黄埔集装箱码头损失惨重,一半龙门吊车被摧毁,严重影响其业务经营,被迫裁员40名。2011年6月,和记黄埔因业务经营困难,又不得不裁员70名。2011年,和记黄埔大巴岛集装箱码头装卸标准集装箱111.6万个,经营收入大幅下降46%。

大巴岛弗里波特集装箱港口毗邻美国东海岸及巴拿马运河,位于南北美之间及通往欧、亚海上航线的交汇处,是西半球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巴哈马的航空运输业较发达,有通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的多条航线。国内各大岛屿间均有航班运营。

2.1.4 发展规划

近年来,巴哈马政府在经济政策上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措施,提出了经济多样化发展方向和进一步加强吸引外资力度等法案,取得明显成效。此外,政府一贯倡导的重点发展工农业,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粮食自给的各项举措亦正在逐步落实。

为切实有效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巴哈马政府拟采取下述措施维持经济平稳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造就业机会。主要包括对道路、码头、机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学校和社区娱乐设施;新建和翻新政府办公楼等。

(2)加强政府领导,改进行政效率。主要包括增强政府部门责任意识和行政透明度,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简化繁琐的官僚办事程序和复杂的申请登记过程,以及采用现代化的办公技术等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为避免被主要发达国家确定为在离岸金融服务司法管辖上的“不合作国家”,按照完全符合国际做法的最高要求实施金融监管。目前,巴已与包括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在内的全世界28个税收监管机构签署了税收情报交换协议。

(3)通过大额借款平衡预算。政府拟申请银团贷款2亿美元,以弥补因税收减少和实施积极刺激计划造成的财政缺口。

(4)积极引进外资。2010年10月,巴参众两院分别全票通过了总投资36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商业贷款24.5亿美元、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1.49亿美元并总承包的新普罗维登斯岛凯布尔海滩“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项目已于2011年2月21日开工建设,至2013年4月底已完成工程建设营业额4.63亿美元。

2.2 巴哈马国内市场有多大?

2.2.1 销售总额

巴哈马工农业增加值占GDP不足10%,国内市场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可用化工产品和机器设备净进口总额代替,每年约为4.75亿美元;生活资料销售总额用进口总额剔除化工、机器净进口额替代,约为22.24亿美元。

2.2.2 生活支出

2012年,巴哈马最终消费支出57.09亿美元,约占GDP的70.06%,人均消费约1.63万美元。

2.2.3 物价水平

巴哈马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主要依赖进口。由于海关进口税和印花税税率较高,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物价水平很高,食品、汽车、服装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房租、水、电、电话费等都很贵。只有酒类和高档化妆品比较便宜,地价也不算高。巴哈马免征直接税,任何个人和经营实体都无需缴纳所得税和销售税。因而高物价并没有对吸引外国投资造成较大影响。



2.3 巴哈马的基础设施状况如何?

2.3.1 公路

巴哈马的公路交通较发达,公路总长3350公里,其中新普罗维登斯岛上约966公里,其余主要分布在大巴哈马岛、伊柳塞拉岛、长岛以及卡特岛上。首都所在地新普罗维登斯岛和工业项目密集区大巴哈马岛内公路网密布,其他各主要成员岛内的交通也比较便捷。国内尚无立交桥。巴哈马人驾驶行为较文明,行车注重安全礼让,但在上下班高峰时车流量较大,时常发生拥堵现象。

2.3.2 铁路

巴哈马境内无铁路。

2.3.3 空运

【主要空港】全国共有64个公有和私人机场。位于首都的拿骚平德林国际机场为巴最繁忙的机场,年吞吐国际国内旅客150万人左右。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在拿骚平德林国际机场和弗里波特国际机场为赴美乘客办理提前清关手续,乘客抵美后不再需要办理边检入境手续。

【主要航线】从拿骚出发的班机可飞往美国纽约、迈阿密、亚特兰大等城市,加拿大多伦多,英国伦敦,古巴哈瓦那等地。中国与巴哈马无直航航线,供选择的路线主要有:北京-纽约-拿骚,北京-伦敦-哈瓦那-拿骚,北京-巴黎-哈瓦那-拿骚,北京-多伦多-哈瓦那-拿骚等。

2.3.4 水运

全国有大小港口(码头)51个,其中以拿骚港和弗里波特港的规模最大,拿骚港水深达16米,为天然良港。巴哈马自1976年开始对外开放船舶注册,为世界第三大船舶注册国。2008年拥有各类船舶1223艘,其中包括驳船3艘、散货船210艘、货船226艘、化工品货船88艘、矿石运输船12艘、集装箱船65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77艘、客轮109艘、客货两用船38艘、石油油轮209艘、冷藏货船119艘、滚装船16艘、车辆运输船51艘。

2.3.5 通信

国家邮政可以基本满足日常通信和邮寄物品需要,由拿骚寄往北京的平信需要0.9美元。电话亦可以满足日常通信要求,但话费较高,国内电话费0.18美元/分钟,国际长途直拨美国0.47美元/分钟,加拿大0.50美元/分钟,加勒比国家0.66美元/分钟,其他国家0.85美元/分钟,没有IP电话服务;手机为GSM制式。互联网设施完备,网速较快。

2.3.6 电力

巴哈马有两家国有电力公司,巴哈马电力公司(Bahamas Electricity Corporation)和大巴哈马电力公司(Grand Bahama Electricity Corporation)。电力公司均采用燃油发电,发电量可满足国内需求。2009年,总发电量为20.69亿千瓦时,其中售电17.88亿千瓦时,居民用电7.89亿千瓦时,企业用电9.87亿千瓦时,路灯照明0.12亿千瓦时。

2.4 巴哈马的对外经贸关系如何?

2.4.1 贸易关系

【贸易总额】巴对外贸易长期依赖进口,由于进口的商品品种多、数量大,每年都会产生巨额贸易逆差,货物贸易赤字主要依靠旅游业收入弥补。2012年,巴哈马货物贸易进口增长11.9%至33.18亿美元,出口增长13.1%至9.424亿美元,贸易逆差扩大11.5%至23.756亿美元。服务贸易中国际旅游服务收入20.8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服务贸易顺差12.147亿美元。

【商品结构】巴哈马的出口商品主要有渔产产品、化工品、朗姆酒、食盐。进口商品主要为矿物燃料、食品、各类消费品、机械设备、汽车船舶、液化气、水泥等。

【主要贸易伙伴】2011年,自巴哈马进口商品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占巴哈马出口总额的78.1%;英国占4.35%;法国占3.62%;加拿大占3.00%;德国占1.56%;巴拿马占1.15%;比利时占1.12%;香港占0.92%;中国占0.75%。对巴哈马出口商品前10位的国家为:美国,占巴进口总额的82.02%、波多黎各占6.91%,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占4.67%,日本占0.57%,英国占0.55%,加拿大占0.46%,巴拿马占0.44%,瑞士占0.39%,哥斯达黎加占0.22%,法国占0.21%。

2.4.2 辐射市场

巴哈马尚未加入WTO,目前是世贸组织观察员。该国政府正积极展开多双边谈判并根据WTO要求对政府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改革,力争在2014年底加入WTO。

巴哈马参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包括:加勒比盆地计划(CBI),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CARICOM),加勒比与欧盟经济伙伴协议(EPA),美洲自由贸易区协议(FTAA)。

美国是巴哈马最大的贸易伙伴,巴哈马每年贸易总量的80%以上来自美国,因而对美贸易长期逆差。除对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贸易量较大外,巴哈马的贸易辐射市场大多为加勒比和拉美国家,如特里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委内瑞拉、巴拿马、巴西、危地马拉、牙买加等。

2.4.3 吸收外资

巴哈马主张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方向,特别是正式提出加入WTO以来,积极推动国内工农业发展、扩大商品出口、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和引进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陆续颁布了《鼓励产品加工业法案》、《鼓励饭店业法案》、《鼓励发展工业法案》、《巴哈马自由贸易区法案》和《农产品加工厂法案》等多部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

据巴哈马官方统计,2011年巴哈马接受外来直接投资15.33亿美元。目前,在巴哈马开展商务经营较大规模的跨国公司有,石油巨头壳牌、埃索、德士古经营加油站,酒店业科兹纳集团、山度士集团和香港和记黄埔集团经营的港口、机场、酒店等。2011年开工建设的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综合旅游设施项目,总投资36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24.5亿美元商业贷款,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美元,是近年来全球关注、加勒比地区最大单一吸引外资项目。

2.4.4 中巴经贸

中、巴经贸关系始于巴哈马建国初期,主要为贸易往来,且大多为间接贸易。1997年5月23日,中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尽管中巴两国建交的时间较晚,但建交后经双方共同努力,双边经贸合作迅速发展。为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两国政府经贸部门领导多次互访。

【双边贸易】中巴贸易互补性较小,基本为中国出口。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与巴哈马双边贸易额7089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6%。其中,中国出口59207.7万美元,同比增长7.6%;中国进口11688.5万美元,同比增长85.8%。

【双向投资】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利用巴哈马资本3861万美元。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利用巴哈马资本18.774亿美元,实际利用13.4473亿美元。2011年中国对巴哈马直接投资1.5亿美元。

【对巴援助】中国政府向巴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中国援巴国家体育场项目于2009年7月正式开工,2011年6月底移交,2012年2月25日隆重举行正式启用仪式,2013年4月成功举办加勒比共同体运动会和巴哈马国际田径明星邀请赛。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的巴海关集装箱扫描仪设备项目已于2007年开始实施,目前设备运转、服务和还款均正常;拿骚高速机场路优惠贷款项目于2011年3月3日开工,计划于2013年9月竣工移交;北阿巴科岛港口项目已经完成法律文件签署,预计将于20134年初中正式开工建设。

【承包劳务】2012年,中资企业完成工程承包额2.787亿美元,新签工程承包额5500万美元。

2.5 巴哈马金融环境怎么样?

2.5.1 当地货币

巴哈马货币名称为巴哈马元(B$)。巴哈马实行盯住美元政策,1巴哈马元=1美元,币值包括: 1分、5分、10分、15分、25分、50分和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不等。美元可在市场自由流通。

2.5.2 外汇管理

巴哈马作为拉美地区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实施严格的银行保密法。银行账户只有在牵涉到犯罪活动时,经巴哈马最高法院批准后,才能允许第三方进行查对。但随着巴哈马与越来越多国家签署税收情报交换协议,银行账户管理将逐渐符合OECD监管要求。巴哈马对本国公民和外资的外汇管理实施差别管理政策,对本国人开立美元账户和向境外汇款的管理较严,通常条件下一般不鼓励本地居民开立外汇账户。外资企业在当地可以自由开立银行外汇账户,资金进出亦比较自由,利润汇出不必纳税。外国人携带现金出入境超过1万美元需申报。



2.5.3 银行机构

巴哈马现有250多家银行和信托公司,世界许多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为充分利用巴哈马稳定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一有利条件,在巴哈马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业务。这些金融机构大多拥有遍及全球的触角和影响力,为巴哈马中小企业在全球创业和寻找商业机会提供了方便。巴哈马有中央银行。主要商业银行有第一加勒比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联邦银行、汇丰银行、巴哈马国际银行、丰业银行等。中国在巴哈马尚未开设金融机构。



2.5.4 融资条件

外资企业在巴哈马贷款较困难,如果急需贷款,可以向跨国银行在巴哈马的分支机构提出申请,该分支机构再向跨国银行总部申请,由跨国银行总部决定是否向该企业放贷。



2.5.5 信用卡使用

信用卡和支票在当地使用较为普遍,但使用信用卡在一些商店有最低使用限额(最低使用限额一般不会超过100美元)。Master卡和Visa卡均可使用。中资银行发行的Master卡在巴消费需额外支付账单总额1.5%的渠道费。使用信用卡时需出示身份证明。



2.6 巴哈马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



巴哈马证券交易所(BISX)在1999年9月成立,2000年5月开始股票交易,2001年6月30日,巴哈马股票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证券交易机构。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巴哈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有26家,其中包括普通股股票19只,优先股股票3只,债券4只,总市值27.45亿美元,从2011年6月30日计算,全年成交金额1912万美元。巴哈马国际证券交易所指数2012年底收于1346.26点,比上年下降1.37%,而至2013年4月30日指数为1396.35点,比年初上涨3.72%。



2.7 巴哈马的商务成本有竞争力吗?



2.7.1 水、电、气价格

根据巴政府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调价方案,民用基础电价改为15.75美分/千瓦时(低于200千瓦时/月)、16.75美分/千瓦时(200-800千瓦时/月)、19.75美分/千瓦时(高于800千瓦时/月),商用电价为19.80美分/千瓦时。另外,巴电力公司还收取燃油附加费,2011年4月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约为110美元/桶,燃油附加费为22.5美分/千瓦时。



2.7.2 劳动力供求及工薪

   根据巴哈马统计局2013年2月26日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报告》,截至2012年11月,巴哈马全国劳动力总人数192,205人,失业率为14.0%,比2011年底下降0.7%,其中15-24岁劳动力失业率最高,达30.7%。

目前,巴哈马当地劳动力价格较高,电力、煤气、给排水、通信产业雇员工资水平高于国内其他行业雇员。在拿骚,电信、电力、给排水雇员年人均年工资收入为6.2万美元;金融行业为4万美元;卫生和社会工作为3万美元。巴哈马的最低工资为4美元/小时,但是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都在7美元/小时以上,熟练电工工资高达40美元/小时。



2.7.3 外籍劳务需求

外籍劳务人员进入巴哈马的难度较大。由于巴哈马劳务市场不对外开放,政府一般只允许企业招聘当地无法招聘到的工种,如高级技工、监工和高级管理层人士等,且录取费用不断提高。为此,移民局甚至要求凡劳工准证到期需要办理延期的劳务人员,须返回本国等待,待雇主办好相关手续后方可返回工作。此外,巴哈马政府还希望外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专门开设一些稀缺工种的培训工作,以便于当地劳务人员填补就业机会。

巴哈马对本国劳动力市场实行保护政策,引入国外劳动力仅仅是为了弥补国内的劳动力缺口,申请工作许可需要“一事一议”。新办工作许可的周期通常为2-3个月,续办1-2个月。目前,巴哈马外籍劳工的劳务市场占有率仅为14%,大多供职于私营部门。

自2013年3月起,巴政府为保护本国就业,开始收紧对外国人发放工作签证。目前已停发家政、酒店服务业外国从业人员的工作签证,其他行业欲聘用外国人必须提供巴哈马人无法适应该岗位的技术证明,对工作签证的审核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准许在巴哈马就业的外籍劳务必须先办理工作签证。工作签证费用根据不同岗位而不同,最高每人每年12500美元,最低每人每年3000美元。



2.7.4 土地及房屋价格

巴哈马土地的70%为公有土地,另外30%为私有土地。政府在巴哈马各主要岛屿拥有345万公顷土地,其中约32%已经处理使用。2006年,巴哈马政府引入的国外直接投资为7.06亿美元,其中2.33亿美元用于土地购置,占国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近几年,巴哈马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房产价格的年增长率超过5%。首都拿骚的地域面积较小,房地产开发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埃克祖马岛和大巴哈马岛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投资的“新热点”。目前,在大巴哈马岛的自由港,一块1万平方英尺的地块为3-4万美元,在埃克祖马岛仅为1.7-2万美元,而在首都拿骚则需要14万美元。

巴哈马政府对本国人购房给予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具体规定是,首次购房的本国公民,凡房价介于10-25万美元之间的,政府免征印花税。



(信息来源:中国驻巴哈马经商参处)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