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从2005年种子烂市到种植面积减少对药材市场走势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12

    中药材的供需平衡是靠正常的种植面积和无大的自然灾害来保证的,截止目前,我国自南而北,不管是中药材主产区、次产区种植已全部结束,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2005年药材面积种植大幅减少,除极少数中药材种子种苗销路顺畅外,如生地。绝大多数种子种苗根本无人问津,甚至出现烂市,如白芍芽头、桔梗、防风、板蓝根种子等等。那么是何原因造成2005年中药材种子种苗价格低廉,它将对今后的中药材走势造成何种影响?现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或许能对广大中药材种植者、经营者及中药材的需求者借鉴,以便更好发展生产,指导经营。
      一、大部分家种中药材价格降至谷底,严重地挫伤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
    中药材是我国的国宝,特别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非典"变故,中医中药以独特的治病防病作用,不仅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随着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提高,90年代,伴随着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势,全国药材面积达千万亩以上,如大宗药材品种板蓝根曾达40万亩,桔梗15万亩,白芍20万亩,牡丹10万亩等等,就连小三类药材品种像半枝莲达2万余亩等,产区盲目发展种植中药材,使大部分家种药材连续整体跳水,达到药农种植严重亏损的程度,如白芍售价2-3元(千克价,下同),每亩400千克左右的产量,四年的总产值才800~1000元,四年中的工时、劳力、化肥等加上种苗,每亩至少要赔上3500-4000元。桔梗从种至收仅2年时间,每亩300千克的产量,按现在的市价6元计算,仅能卖1500-1800元,不含刮工费用就要占去1000元左右(桔梗每5千克折干-千克,刮-千克枯梗要0.6元,按最低计算仅刮工就需要4元)。像柴胡、板蓝根、牡丹、半枝莲等等,每亩均要赔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像知母、太子参、射干、大黄、黄芩、黄芪等持续低廉的价格使药农几乎无利可图,因此大部分家种药材价格集体下滑,严重的挫伤了产区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于是出现产区药农大幅减种,次产区药农少种,新产区农民不种的局面。
     二、中药材种子种苗无人问津,药农采集的种子不够工钱,根本无效益可谈
    由于自去年以来,大部分家种药材集体下滑,严重挫伤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在传统中药材种植产区,依靠中药材种子来增加收入的药农。由于种子无人问津,损失严重,像板蓝根种子,正常年景每千克5-6元,市收种子250-300千克,可卖1500元左右,而2005年种子就是1.8元每千克也无处销售,而板蓝根留种后需要延长生长期8-10个月,收获种子后,根已木质化,无药用价值。像白术如果留种尽管没有延长生长周期,但由于留种根部基本上不长,不长就意味着没有产量,没有产量就根本无效益可谈。而种子又卖不掉。像桔梗、半枝莲、徐长卿等种子,从2003秋冬到04的初春桔梗每千克80-100元,到2005年的2-3元,半枝莲从40-45元到4-5元,徐长卿从400-500元到2005年的15-20元,短短-年之内,跌幅之大,绝无仅有。再如白芍芽头从上个周期的0.20-0.30元/株,到2005年既便是1分/株也无人栽种,许多芍农将白芍芽头白白丢弃。由于药材种子种苗贮存-年后基本无发芽率,因此无任何价值。部分药材种子种苗的烂市,使这些药农根本无利可谈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中药材种苗公司极度锐减,仅存的门店门可罗雀,昔曰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部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烂市,为中药材市场种苗公司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亳州为例,借助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势和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亳州市场应运而生40余家以经营中药材种苗的公司,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药材面积在50万市以上,同时围绕亳州市场迅速兴起数十个乡镇集贸市场。而如今中药材市场种苗公司仅不足十家,就是这十家也以多种形式经营才得以生存,乡镇集贸市场早已关门大吉。由于受药材价格下滑的影响,种苗公司根本推销不出去,据调查,亳州2005年由种苗公司销售种苗不足万亩,目前已是夏至时节,全国自南而北种植基本结束。而药材种子种苗却难以销售,这为下半年中药材上涨埋下伏笔。
      四、2005年受市场和其它因素影响中药材发展面临严得困难
    由于2005年药价的下滑至使种子种苗市场交易不畅。那么在其它产区中药材种植情况又是怎样呢?在山东沂蒙山区这里是传统桔梗、丹参、黄芪、徐长卿等品种的产区,2005年桔梗面积均少种或无人去种植;在河南,半枝莲已不足2000亩,在江苏菊花种植季节,几乎无人在种植菊花,相应的却是部分菊花在改种粮食或其它经济作物。究其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药材价格的下滑,使药农弃种外出务工。二是粮食价格措施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锐减,全国面积不足200万亩,正常药材面积在700万亩左右。而亳州2005年药材种植不足5万亩。
      五、2005年部分中药材的涨价已拉开了药市经济复苏的帷幕
    在大部分药材价格下滑药材种子种苗烂市的同时,部分药材价格上扬已拉开了药市经济复苏的帷幕。2005年春季部分药材开始出现价格上扬,如生地已达到22-24无的高价,牛膝升至16-17元,怀山药升至20~24元,红花45~50元,部分品种尽管升幅不大,但其交易畅快,多少也为宁静的药市带来了少有的生机,如白术、射干、瓜蒌、花粉、当归、王不留行等。其原因,-是由于医药制药企业GMP认证的结束使大部分企业加速生产;二是科学技术分析的提高,使一些新药特药不断问世,扩大了部分品种的总体需求;三是中药材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部分商家看准2005年种植面积减少,部分药材已跌至生产成本以下,利用闲散资金吸货储货。种种迹象表明,中药材整体价格的上扬即将来临。
      六、2005年将是中药材价格复苏的转折点,药材价格整体上扬已是必然
    由于2005年种子种苗市场的低迷,严重的挫伤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而中药材的发展在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扬的制约下困难重重,部分药材的价格上扬为药市复苏带来了新的曙光。因此,业内人士感言,2005年将是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扬的转折点。中药材价格在如今各种物价指数整体上扬的今天来说,应该是很不正常的,随着2005年种植整体面积的减少,有限的库存在年复-年日复一日的消耗下,必将带来中药材价格上扬的春天。其药材后市价格将逐步看好,种种迹象表明药材价格复苏的春天已经来临。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