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黄芪的栽培管理
发布时间:2013-07-05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具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水、利水退肿等功效,医用价值很高,需求量也较大,因此种植黄芪也是一条致富之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采种及种子处理:黄芪的种植多采用种子繁殖,夏秋季当黄芪果实成熟正点垂,种子变褐色时应及时采收,晒干脱粒。选择无虫蛀、籽粒饱满、有褐色光泽的优质种子播种。但由于黄芪的种子具有种皮不透性,存在休眠现象,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用细砂摩擦损伤种皮,或用开水搅拌1分钟,再用400C温水浸泡2--3小时后闷种10--15小时。
二、选地、播种与定苗:黄芪为深根植物,具有喜凉爽、耐旱、耐寒、忌涝、拍高温等特性,应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地栽种,前茬以小麦、玉米为好,忌连作。黄芪的播种多采用直播法。春夏两季均可,播种行距为25--30厘米,覆土2--3厘米镇压即可,每亩播量为1.5公斤,芪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间苗,按株距9--10厘米定苗,每亩留壮苗2万--2.5万株。
三、施肥管理:当黄芪苗高4--6厘米及定苗后,要分别进行中耕除草,或使用氟乐灵等除草剂除早期田间杂草,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5月至6月分别施尿素15公斤、20公斤,7月上旬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饼肥150公斤厩肥2000公斤。2年生黄芪在越冬时亩施厩肥2000公斤,施后培土防冻,翌年4月再追施1次化肥,以后就不再施肥,播后若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以促进种子发芽,如果雨季湿度过大,应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烂根。7月底以前进行打顶。
摘自《山东科技信息报》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