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传统3C 消费电子产品普及率的快速提升, 其市场已逐渐成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生命科学、半导体、 无人驾驶、生物识别、AR/VR 检测等下游领域的发展对精密光学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而推动了应用领域逐渐从消费级向工业级迈进。例如,光学系统要传输更高能量密 度的激光束,如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系统和战术激光武器系统等;光学系统要接收 和分辨更微弱的光能量,如深空探测系统和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等;光学系统要在极 紫外等光学波长的极限波段保持高分辨成像性能,如极紫外光刻系统等。
在科学界,精密光学制造技术正朝着人类制造能力极限迈进,世界各国通过实施 各类大型光学工程发展科技、展现国力,助推先进制造、空间探测、航天事业等领域 的发展。例如,在深空探测领域,航空器使用的大型口径光学器件在实现超大尺寸 (超过1.5m)的同时,要满足轻量化和超精密的要求,包括λ/10 面型精度和纳米量 级表面粗糙度,涉及的材料包括熔石英、零膨胀玻璃及碳化硅等。在半导体领域,为了满足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极紫外光刻正在成为世界多个国家发展的核心 技术,对光学器件面型精度的要求达到λ/200,表面粗糙度低于0.1nm,这两项指标均 达到甚至超过了当前光学制造技术的极限。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全球及中国精密光学市场独立行业研究报告》,近 年来,受到生命科学、半导体以及生物识别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驱动,工业级精密 光学市场从2019 年的110.6 亿人民币上升到2021 年的135.7 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 率达到10.8%。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半导体和生命科学在未来几年仍将吸 引大量投入,对工业级精密光学产品的需求有望扩大。此外,在元宇宙、大数据、AI 等技术概念的驱动下,加之人们生活与消费理念的持续升级,无人驾驶以及AR/VR 等 领域呈现爆发式发展的趋势,为工业级精密光学产品带来广阔的空间。预计全球工业 级精密光学市场规模将从2022 年的159.4 亿人民币增长到2026 年的267.6 亿人民币,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

工业级精密光学设计能力和制造技术的提升是光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科 技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期,我国有 望抓住多项国家工程实施的有利时机,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精密光学制 造技术的制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