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已从最初的简单供应零散配件 发展到系统供应整件和总成系统,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产业链条逐渐丰富,产 业实力显著增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在规 模、技术、规范程度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提升。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16 年,汽车零部件产 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与整车销售实现了同步发展,当前产值比约 为1.7∶1,其中,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016 年度销售额共计7,748.8 亿 美元,同比增长2,679.28 亿美元,涨幅达到52.85%。
从区域层面来看,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三足鼎立”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日本、德国、美国仍是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占据席位最多的国家,中 国百强企业数量达到8 家,排全球第四位。2017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分 布如下: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围绕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布局,正向以中国等 新兴市场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快速转移。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 亚太地区、欧洲、北美及拉丁美洲。其中,中国企业2017 年进步明显,首次 有5 家企业同时出现在百强榜单中,这主要得益于主机厂的引领与带动。一方 面,中、日、韩等国家均以汽车产业为支柱产业,培育和带动了一批本土零部 件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加快汽车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 的步伐,并携同其合作伙伴或体系下的零部件厂商在亚太地区进行布局或扩大 产能。如康明斯公司,为全球领先发动机制造商,其成立于1919 年2 月,总 部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在全球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 多家分 销机构及多个生产基地。康明斯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外资柴油机公 司,是最早在华进行发动机本地化生产的西方柴油机公司之一,2017 年康明斯 在华销售额达55.6 亿美元,中国区已经成为康明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 的海外市场及重要的生产基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四大特 征:一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及全球采购逐步深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二 是零部件企业延承产品生产制造和质量管理,开始分担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 的开发,并超前于整车的发展;三是零部件技术呈现零部件通用化、模块化、 系统化发展,产品呈节能环保化、安全舒适化、电气和智能化、信息交换网络化发展;四是在组织形态上,零部件企业从整车企业中分离出来,中性化独立 经营成为大势所趋。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6 年,中国规模以上汽车零 部件企业达12,757 家,主营业务收入3.7 万亿元,同比增长14.23%,占整个 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4.39%。2017 年,中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 13,333 万家,主营业务收入3.88 万亿元,同比增长4.9%9。虽然汽车零部件 行业2017 年同比增速放缓,但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市 场发展总体情况良好。2005 年-2017 年, 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数量与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如下:

2016 年,中国汽车商品零售总额40,372 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的12.2%,同比增长10.1%,增幅同比上升4.8 个百分点,其中零部件占整体 汽车消费的40%以上。2017 年,中国汽车商品零售总额42,222 亿元,占全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5%10。2005 年-2017 年, 我国汽车类消费及其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情况如下: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本上形成了以整车配套为主,纵向一体化的“依附 式”发展模式,本土零部件处于整车的从属地位。汽车的规模化发展,驱动了 围绕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随着近年来上海、长春、湖北、安徽、 重庆、四川、广东、京津冀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崛起,中国已基本形成长 三角、东北、中部、西南、珠三角、京津冀六大汽车零部件集中区域,六大产 业集群区域零部件产值占据全国的80%左右。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① 生产制造自动化和精益化加速转型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积极推进精益生产与运营,加强准时生产方式应 用,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提 升生产效率,注重结合信息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追求零库存,追求对市场变化 的快速反应,同时结合自身的生产情况,通过精益生产模式的实践,实现先进 制造目标。
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趋于自动化方向发展。零部件企业加大高端设备及数 控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高速、高精加工能力以及提高 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② 市场拓展不断加强,供应链协同持续升级
国内零部件市场呈现较长期的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市场中供求增量来源 于新车增长带动零部件配套量同步增长以及保有量增加带动维修及后市场增 长。现存零部件企业选择增加产能或设立新厂的方式争取新增的市场蛋糕,由 于售后市场需求大幅提升,逐步从前端OEM 配套逐步延展到AM 售后服务市 场。在零部件存量市场中,势力雄厚企业加大重组并购力度,推进以市场为导 向的区域市场拓展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