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
(1)人力资源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较好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收入总规模达到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2.03%22.03%,继续保持20%。

2017年,我国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审批许可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计3.02万家,同比增长5.61%5.61%,从业人员58.37万人,同比增长13.11%。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增速低于从业人员数量增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随着行业发展壮大,部分企业做大做强,兼并、重组了一些较小规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另一方面是随着人力资源市场整合改革不断深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加速整合。

随着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中首次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写入国务院文件后,各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范相继出台。2017年9月29日,人社部下发《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人社部发〔2017〕74号),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0万,领军人才达到1万名左右。
(2)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问题凸显,行业面临重要发展契机
人力资源服务报告显示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自2010年起,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也已开始回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问题日益突出。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逐年上涨,2017年达到人均年薪45761元较2013年增长39.92%。随着用工成本的上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源的优化,以实现最优配置,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
(3)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素质提高,“人选”群体持续壮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城镇居民比重逐年攀升,已由建国初期的不足10%10%,持续上涨到2017年的58.52%58.52%,且增长趋势尚无改变迹象,我国仍然处在快速的城市化通道中。伴随城镇化,我国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教育部历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受教育状况来看,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及研究生毕业生人数逐年提高,从2012年的673.3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793.63万人。人口持续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所服务的群体不断壮大,充足的“人选”供给为行业的长期增长提供了潜在空间和动力。
(4)发行人具体所在的行业领域
发行人所在行业为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人才测评服务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末中国大陆059岁人口数量达到11.49亿人,占总人口数达到82.7%82.7%,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人才测评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基础。
考试测评是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考试测评是指考试测评主办方要求受测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或按考试测评主办方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的任务,并由考试测评主办方评定其结果,从而为考试测评主办方提供受测者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信息的活动。不管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进行招聘、选拔和培养,还是求职者取得学业和职业资格、应聘工作机会和后续职业培训考核,都需要借助考试测评的手段实现。在当前就业人口基数大、就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都更加依赖考试测评手段对人才进行区分。
考试测评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纸笔、操作、面试和机考四种基本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依托十余年的计算机化考试测评服务经验,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人才测评服务机构,主要为各类客户提供资格认证考试测评及职业能力提升服务、人力资源选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