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特点
(1)技术的创新应用及整合是行业的核心价值
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技术的创新应用及整合, 从而提出涵盖从原材料应用设计、产品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制造的一揽子解决方 案。本行业是智能交互、显示材料、半导体制造、软硬件系统集成等多个产业链 的交汇点,涵盖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针对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设备厂商需要 以产品为导向,通过对多个领域技术的应用进行设计、论证、整合及创新,实现 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最优化;此外,技术的创新应用及整合是本行业产品推陈出 新和升级优化的重要支撑,有利于产品向更多应用领域拓展,从而创造新的市场 需求,提升行业整体规模和盈利水平。因此,技术的创新应用及整合是本行业的 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设备厂商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深入理解客户需求是定制化服务的关键
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定位于向各大领域的商用客户提供定制化 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由于不同领域的商用客户对产品功能、性能、外型等方面的 要求通常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深入理解客户需求是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前提和 关键。
商用领域的产品需求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产品功能设计和系统整合上各有侧重,例如零售领域要求自助结账设备能够准确计价,快速称重,且支持多种付款 方式;金融领域要求智能柜员机能够准确识别用户身份,并通过信息加密保护数 据安全;工控领域要求产品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电磁干扰 性;医用领域要求医用显示器具有更高的画面亮度、对比度和分辨率,以及更高 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使得设备能够稳定保持理想的阅片亮度,且无论在临床用显 示器或门诊用显示器上,医疗影像均能保持视觉上的一致,避免出现因影像差异 而可能导致的错误诊断等情形。
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于终端商用客户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设备厂商通 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为其提供高品质、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而设备厂商在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后,通常会与之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既有 助于提升业务经营的稳健性,亦有利于本行业的整体发展。
(3)层次鲜明的行业格局源于全球产业链分工和产业转移
本行业层次鲜明的行业格局是全球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结果。在 全球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产业链的分工日 趋细化:品牌商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品牌运营作为其核心业务,将生产制造 环节外包;设备厂商则承担产品应用技术整合与产品制造等环节,专注于为品牌 商提供高质量、定制化的产品。
在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模式下,本行业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品牌商和设备 厂商之间的供应链合作也不断强化。对品牌商而言,将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外包 给设备制造厂商,有利于将营运资金集中到产品设计和品牌运营等附加值较高的 业务环节,通过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管理水平,继续巩固其在产业链 中的优势地位;对设备厂商而言,通过与不同领域的品牌商进行合作,深度参与 客户产品供应链的多个环节,有助于提高自身在应用方案设计、系统功能集成及 产品生产制造上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商与设备商之间通过有序分工和紧密合作, 优化了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协同发展。
此外,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的区域性分工也更加深化,至今已历 经多次产业转移: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相关技术和产业最早起源于欧美,经过 一段时期发展后,产品制造环节逐渐转移至日韩、台湾,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 起,制造环节又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目前本行业格局的层次较为鲜明:欧美厂商主要从事国际知名品牌的运营和产品研发工作;日韩、台湾厂商主要从事知名 品牌的运营和产品制造工作;中国大陆目前是全球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的主要 生产基地之一,设备厂商主要从事OEM,少数领先厂商从事JDM/ODM,但随 着行业格局的进一步演变和发展,未来大陆厂商从产品制造迈向设计开发、品牌 运营将是大势所趋。
2、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市场概况
近年来,随着应用技术的进步和下游需求的增长,本行业实现了良好较快发 展,但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且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本行业目前尚缺乏权威、直 接的市场统计数据;另一方面,由于触控面板出货量与设备整机出货量呈正比关 系,因此可通过触控面板的市场统计数据对本行业的市场概况加以描述。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IHS 的统计及预测,全球商用触控面板的出货 量由2015 年的0.98 亿片增长至2018 年的1.29 亿片,预计到2023 年将增长至 1.63 亿片,2018-2023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79%,呈平稳增长态势。由于本行 业产品与上游商用触控面板出货量高度相关,全球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的出货 量亦可望呈现相近的规模及增长。

未来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市场规模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以下方面:一、在零售、金融、餐饮等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行业产品的应用深度及渗透率继续提升; 二、随着人工智能、工业4.0、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拓 展,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三、随着产品应用技术的继续成熟及其与下游应用领域 技术的融合创新,新型的应用方式将不断涌现,产品市场规模有较大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