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行业

赢时胜:开创票据交易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5-04-29
投资要点:
 
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双线发展。赢时胜(以下简称“公司”)的传统业务是为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和资产托管业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提供应用软件和增值服务。在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司也积极开拓创新业务。近期公司公告,于上海自贸区成立控股公司上海赢量,公司投资1500万元占股60%,拟开展互联网票据(特指银行承兑汇票)平台业务。这是公司从金融IT服务往金融服务方向转型的开始,正是公司在金融领域广泛的客户群体构建了这一转型基础。
 
挖掘百万亿级别票据交易市场,准确解决交易“痛点”,佣金收入规模有望达千亿。
 
1.随着资金面的紧张以及企业融资需求的增长,票据市场贴现交易愈发活跃,预计2017年交易规模可以达到百万亿级别。
 
交易方式主要通过中介经纪线下完成,交易流程较不规范,成本差异巨大,从万分之三到百分之一不等。
 
2.除了交易成本偏高,现在的票据交易模式还存在三大痛点: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地域局限性问题,企业经中介包装而引起的信用风险问题,以及中小企业的小额票据因流通不便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3.上海赢量希望用互联网思维把票据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构建票据交易信息平台,满足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交易需求。该业务不同于理财平台,不存在政策风险,相比银行费率低。假设2017年一半的交易通过线上完成,按0.02%的交易成本估算,佣金规模有一千亿元,即使未来公司只能做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对收入的贡献也是较明显的。此次公司从前期决策到团队接触、平台搭建进展都比较快,平台争取年底上线交易。
 
盈利预测与估值:由于赢量项目刚起步,未来发展进度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暂不考虑其未来带来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14-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2.37亿元、2.84亿元,实现净利润4,900万元、6,000万元和7,400万元,每股收益0.44元、0.55元和0.66元。公司以票据交易市场作为突破口,布局互联网金融战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看好其转型方向和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赢量项目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票据交易市场收归国家监管等政策风险;货币宽松导致的票据贴现业务萎缩。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